![]() 深圳國際仲裁院與港澳法律界加強合作 ![]() 第一屆葡語系仲裁大會在澳門舉行 聯動港澳 打造灣區一流營商環境 深仲裁院助澳展中葡平台作用 【本報記者廣州廿五日電】深圳國際仲裁院近年堅持聯動港澳、帶動大灣區,助力大灣區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入選國家發改委經驗,包括與葡語系仲裁及調解協會共辦第一屆葡語系仲裁大會,以“中葡仲裁的協調:橋接法律文化與拓展機遇”為主題研討、促合作。 深圳國際仲裁院按照香港法律設立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以“深圳+香港”、“雙城兩院”,進一步推進深港法律合作。 去年深圳國際仲裁院受理一萬四千多宗案件,同比增長兩成一,總爭議金額逾一千四百億元(人民幣,下同),涉外爭議金額逾五百億元;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案件爭議金額逾廿三億,覆蓋阿聯酋、荷蘭、泰國、文萊、英國等國家和地區。 加強合作交流。聯動香港律政司、香港中聯辦、香港中國企業協會等;深化與香港律政司等合作,舉辦普通法系列培訓,推動粵港澳要素流通和資源融合。去年走訪五十場,舉辦活動近三十場,涉及機構近一百家,業務推廣獲新突破。 與澳仲裁界合作 立足河套,推動大灣區知識產權保護與資源互通。依托在深圳河套設立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推進“港資港法港仲裁”及知識產權糾紛解決。 加快發展入駐河套合作區的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仲裁中心。去年知識產權仲裁中心新受理案件四百多宗,同比增長八成二。與深圳福田區法院簽署協議,設立河套知識產權司法與仲裁協同保護中心,服務大灣區科技企業創新發展。 依托合作平台,深化大灣區交流與資源共享。引入香港一邦國際網上仲調中心、澳門世貿中心仲裁中心、澳門律師公會仲裁中心、澳門仲裁協會等九家港澳法律機構入駐平台,面向港澳法律界、工商界作爭議解決座談研討、培訓交流等。聯動港澳,共建國際爭議解決資源集聚地。舉辦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二○二四年大會(ICCA2024大會)深圳邊會。聚集七十多個法域、一千四百多名專業人士參與,邀請德國、英國、瑞士、俄羅斯、芬蘭、新西蘭、美國等卅六個國家和地區近三百名專業人士宣介國際仲裁在中國的最新發展。與葡語系仲裁及調解協會共辦第一屆葡語系仲裁大會。聚集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幾內亞比紹、莫桑比克、葡萄牙、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東帝汶等葡語國家和地區的一百六十多位專家學者,助力澳門發揮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服務之間的合作平台作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