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導向調整求職策略 澳門失業率回到低位,但就業挑戰不減。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企業招聘需求大減,應屆畢業生求職之路漫漫。 近年應屆畢業生和年輕人面臨就業困境。經濟結構相對單一,博彩及旅遊業長期佔據主導地位,是求職者趨之若鶩的選擇。但數據顯示新增職位大減,需求趨向飽和,就業競爭日漸激烈。如今大企業對招聘要求越來越高,講求學歷,更看重工作經驗。不少新鮮人抱怨招聘企業只是走過場,提交履歷石沉大海。 專業學科領域亦出現求過於供。衛生局年初曾指未來三年,澳門每年將有超過六百名醫療專業畢業生進入職場,但本地醫療崗位已接近飽和。 為緩解就業壓力,特區政府積極採取多項措施,持續開展職業培訓、舉辦配對會,增加就業機會。此外,大力推動現代金融、科技、中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配合推出在內地就業補貼計劃,為澳門居民提供跨區域就業的新選擇。 但澳門就業市場的結構性矛盾突出。高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依舊嚴重,畢業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難以與市場需求精準匹配。政府和社會都建議求職者放低姿態,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從事外賣配送等工作,“先就業再擇業”逐漸成為畢業生的共識。 就業形勢有隱憂,新興行業的蓬勃發展帶來轉機。如低空經濟興起催生無人機飛手等新職業;傳統行業正處轉型期,急需具有新思維和強學習能力的年輕人加入,像短視頻運營、直播主等職業,為有技術、有創新能力的年輕人提供實現個人價值和財富積累的舞台。 對於求職者,及時調整求職策略至關重要。密切關注政策和市場導向,將目光投向新興或具潛力產業,提高就業成功率。同時,保持開放學習態度,“先入行再精通”,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市場和技術更新迭代快,僅依靠在校所學知識難以適應職場需求。職場猶如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保持學習熱情和務實態度,在激烈競爭中保持優勢。 春 耕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