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甜的 以吃來作為推動工作的力量,或是經一番苦幹之後,拿它來獎賞自己,都是上佳的平衡心理方法。對於女士而言,甜食,是這方法裡的全部,沒有其他。 現在的社會也是比較富裕,麵包店、烘焙店、咖啡店、輕食店,成行成市,出售的甜品種類多樣,造型精緻,從門外經過,光看玻璃櫃子裡陳列的“陣容”,已很吸引,自然就會跑進去光顧。價錢就不必理會了,再者也是有平有貴,就挑自己可負擔的便可以了。可別說,就以居所附近的幾家麵包糕餅店來說,每趟經過,裡頭都不會沒顧客,當然以旅客為主,可見“餐飲”這項消費,還是最能讓人掏錢的。 我輩中人當年的“甜食獎賞清單”可就沒有那麼多元化了,至高級別的選項是牛油蛋糕。杯子形狀、上放核桃仁的那種,是大獎賞,長年裡大概只有一兩次機會品嘗;至於內裡混合了葡萄乾且切成片狀的那種,是第二大獎,能吃到的頻率比較高。它們都屬於“奢侈品”,家長等閒是不會買回來的,大概會是手頭較鬆動,又或工作順遂、心情很好的時候,買一兩件,一家大小分着吃。 甜香的牛油、鬆軟的蛋糕,在小孩子心中真是佳品,吃上幾口,已有提振精神的作用,認識了甜食自帶的“正能量”。因此往後都以之作為獎賞,頗有實效。 回看這兩類蛋糕,現在只有在較傳統的麵包店裡才找得着,它與芝士蛋糕、草莓蛋糕、布朗尼蛋糕、千層蛋糕、拿破崙蛋糕、戚風蛋糕等各式甜品並列,仍有穩當的姿態,迎接像在下這些忠實捧場客。 只不過,最近稍微“變心”,偶爾放工回家時,順道往樓下新開的烘焙店,買回一個葡撻作飯後甜品——也只能是偶爾而已。 彭海鈴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