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音樂灣區人文講座科學館舉行



澳門音樂傳統和灣區人文創新講座舉行

    音樂灣區人文講座科學館舉行



    【澳門日報消息】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主辦,該會音樂家專委會承辦,“澳門音樂傳統與大灣區人文創新”學術講座昨日在澳門科學館會議室舉行,由澳門城市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功績勳章獲得者戴定澄主講,其就相關議題提出數點建議。

    講座昨日下午三時舉行,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白冰、副處長徐東傑,澳門文總副會長穆欣欣、理事長李自松,立法議員陳浩星、劇作家李宇樑、澳門筆會理事長廖子馨、澳門城市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執行副院長王伯勛、澳門青年交響樂團理事長許健華、海星中學校長黃彪、文化局代表劉晨晨、澳門大學教授張澤珣等逾百人出席。講座由文總副理事長兼音樂家專委會主任周游主持。

    技術藝術學術並舉

    戴定澄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達在客觀上為高質素的文化和文明之匹配提供條件,澳門作為西樂東漸、中樂南移的首站,佔據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地理、文化優勢,也是澳門音樂文化繁榮發展的首要條件。

    澳門的音樂文化在這樣開放包容的環境中孕育、成長,其自身蘊含的獨特性與價值尤為可貴,發展歷程更值得社會各界關注與研究。

    戴定澄認為,研究各地文化藝術中的本體表現和本源內涵,要以技術、藝術和學術並舉的方式打好基礎,並兼具本土、地區、國家以及國際的不同層面的研究視野。強調澳門音樂在大灣區文化建設中所發揮的橋樑紐帶作用,“澳門能夠獲評‘東亞文化之都’,是澳門文化及其歷史傳統發展的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

    打好基礎提六建議

    在這些基礎上,戴定澄提出六點建議,一是設立文化聯繫機制和專項基金,二是梳理、交流、溝通灣區各地音樂傳統文化,三是泛珠三角區域各城市之間互相延伸藝術活動,四是創辦人文灣區藝術通訊刊物,五是鼓勵和支持各種各種類型的人文灣區特色作品創作,六是舉辦“傳統與傳承:灣區城市音樂論壇”,建議各界聯動以促澳門音樂和灣區人文的持續創新發展。



63

鮮花
30

握手
88

雷人
11

路過
3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