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在遠方 《遠方》劇本由三幕組成,每幕之間都相隔數年,而貫穿全劇的是女主角Joan,由童年到青年時期。第一幕她寄居於姑姑家裡,她在夜深時偷看到姑丈禁錮他人及施暴行徑,當她跟姑姑說出後,姑姑先是說謊,後來見無法掩飾便以各種理由去合理化暴力行為,一個謊言蓋過另一個謊言。這一幕於此時中斷,便直接跳到了數年之後的第二幕。 Joan在製帽工廠工作,她與在工廠待得較久的Todd結識,從他口中得知工廠不合理的勞動條件,其實帽子是製造給死囚行刑時所戴的,可是二人由始至終只關心自己的勞動權益,對行刑的事幾乎隻字不提,甚至在言談間表示不想回家看每晚電視直播的審判節目。 他們重複製帽,令帽的造型愈見誇張,在一場一場的閒聊中這一幕就結束。然後直接跳到幾年後,在一場世界大戰中,為了逃避戰亂,Joan帶着Todd回到姑姑家中,三人開始討論起國際形勢,讓觀眾得知這時不只國與國在戰爭,連不同的動物、日常用品、自然環境都加入戰爭的行列,不同的物種與不同的陣營結盟、對立,無人能確定自己的處境是否安全,草木皆兵,無處安頓。 故事聽起來有點蕩氣迴腸,事實上這三幕戲的篇幅都很短,可是,作者Carly Churchill卻能言簡意賅地描繪上一代人的日常暴力與謊言,深深影響着下一代人對自身以外事物的冷感。當人人每天在合理化日常的、近在眼前的不公義,其實正正累積成更多、更無法收拾的社會亂象。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工作場所如此,而在經濟、政治、氣候、疫症高密度地互相流動的全球化處境下,這些個人的、日常的冷漠,對不義的容忍、合理化,最後將禍水回湧到自己的腳踝。一根小小的吸管、一片被棄的膠塊,從日常生活中沖到連結世界的海洋,魚吃掉又回到我們的餐桌,這就是“遠方”。(《遠方》不遠 · 二) 踱 迢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