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飛的女孩》 飛不起 逃不掉 ——談《想飛的女孩》 中國電影《想飛的女孩》講的是女性被家庭束縛的故事,一生飛不出圍牆,猶如女性的悲歌。 影片一開始是文淇飾演的片場替身,綁着威也在打鬥中飛上去,結尾也是相近的場面。兩者皆是“飛”戲,表面是身體上的飛,也寄託思想上的飛。但這僅是戲中戲,比喻在虛假中飛,現實卻難飛。 “想飛的女孩”這五個字打在銀幕上,“飛”最突出,大筆潑墨,明顯是焦點。飛是脫離困境,也是片中兩個少女的願望。兩個感情要好的表姐妹,文淇長大後做演員替身,一場寒夜拍攝水中戲,重複拍攝,表現出艱辛困境;在試鏡主角中主動退出,諷刺影圈的光怪陸離;她賺得的金錢,幾乎為家庭還債。劉浩存演表妹,不停被毒癮父親討錢,她自已亦不幸染上毒癮,於是主動尋找表姐,兩人皆被追債。 全片雙線敘事,現實線以兩女主角遭遇為主,涉及追債、追殺、逼供,通俗而不庸俗。犯罪團伙混入片場尋找女主角,誤打誤撞拍戲,具有黑色荒謬感。人物在追與逃過程中亦寫出原始人性,幾場室內打鬥戲皆捨棄典型的血腥,強調實感;同時結合舊時片段,描畫出家嘈屋閉皆為錢,這段戲拍來亦閒常,晚膳中引致幾乎大打出手,不無諷刺筆觸。 導演文晏繼《嘉年華》後,繼續關注女性命運,今次透過兩女角的故事,大膽描寫“家庭困局”。兩人長大後被家庭壓搾,走不甩,避不開,當中因由涉及父母的營商失敗與毒禍,從而控訴上一代對下一代的蠶食、家庭對年輕一代綁上鎖鍊,扭轉了家庭和諧的傳統觀念,角度罕見,獨特辛辣。 導演將全片塗上漆黑無奈的氣氛,人物苦多於笑,同時與戲中戲形成真與假、電影與現實的鮮明對比,進一步襯托出現實圍牆的唏噓,並延伸至自由被剝削。結尾以一場飛的戲中戲,從高空飛落再平飛,傷感不絕,餘韻無窮。 lhaio@yahoo.com.hk 小 也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