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切管手機 助學生成長 在信息時代,手機在生活中已不可或缺,青少年過度使用手機也就帶來諸多問題。教青局計劃在新學年推出校園手機管理建議,透露目前有部分學校參與先導計劃,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教青局表示,在與教育界、辦學團體討論後,普遍認同校園手機管理計劃可減少學生上課分心,以及使用手機時間過長問題。學生課餘時間沉迷手機遊戲、短視頻等,不僅影響視力,還減少用於戶外活動、閱讀及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時間。通過將手機統一放置在指定位置,學生課餘有更多時間參與豐富多樣的校園活動,鍛煉身體、發展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網絡不良信息泛濫,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極易受到侵蝕。校園管理手機,當局亦與網絡供應商、電訊商討論推出學生手機計劃,自動過濾暴力、歧視、色情等內容,為青少年在網絡世界中築起防線。但當中須注意平衡學生的隱私權和信息獲取自由,遠離有害內容,也要避免過度限制其對知識和信息的探索。 未來在執行過程中,可加強與教育團體合作,定期審查屏蔽清單,避免誤擋教育相關內容。並要讓學生在遇到誤判時有清晰的申訴渠道。祇有不斷優化配套措施與持續監測,才能讓學生手機計劃發揮最大效益。 不少學生已習慣隨時使用手機,可預期推行計劃初期,有學生會難以適應,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離新學年尚有幾個月,當局宜在計劃實施前期廣泛宣傳,尤其推動學校和家長做好溝通、引導,讓學生明白計劃背後的教育理念與實際益處,盡快適應,逐漸養成良好習慣。教師亦須配合調整教學方式,提升課堂吸引力,讓學生自然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縱觀現時有五十個校部參與校園手機管理先導計劃,並設置集中管理手機設備,反映該政策得到不少學校支持與實行。該計劃關係到學生未來發展,必須通過科學管理,適時檢討及優化,能讓手機這把雙刃劍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助力,而非阻力。 夏 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