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推國家網絡身份認證 【中新社北京二十三日電】公安部、國家網信辦等六部門二十三日聯合對外發佈《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自七月十五日起施行。 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台以法定身份證件信息為基礎,以網號、網證、網絡身份應用標識為呈現方式,既能證明身份,又能避免個人信息洩露。 《管理辦法》共十六條,主要規定四個方面內容:一是明確了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及網號、網證的概念、申領方式;二是明確了使用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的效力、應用場景;三是強調了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台、互聯網平台等對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的責任;四是對未成年人申領、使用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作出特殊規定。 《管理辦法》明確網號、網證的自願使用原則,鼓勵有關主管部門、重點行業、互聯網平台按照用戶自願原則推廣應用網號、網證,但同時保留、提供現有的或者其他合法方式進行登記、核驗身份。鼓勵互聯網平台接入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但應當保障未使用網號、網證的用戶與使用網號、網證的用戶享有同等服務。 目前,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台已經上線運行,廣大用戶可通過國家網絡身份認證APP申領並使用網號、網證,以便在互聯網服務及有關部門、行業管理中非明文登記、核驗真實身份信息,減少相關服務管理環節對個人信息的採集、留存,實現公民身份信息“可用不可見”,同時降低互聯網平台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投入成本。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