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中醫推拿溫通助紓疼痛



溫通止痛治療

    中醫推拿溫通助紓疼痛



    在現代社會中,隨着電子產品的普及、長時間伏案工作、重複單一的姿勢動作、缺乏身體活動鍛煉等因素,不少都市人出現不同程度的頸肩痛、腰腿痛、膝關節痛等。有研究顯示,十五至二十四歲的青年人中,頸椎病患病率達百分之十九,在六十歲以上的人群中可達百分之三十五,中老年人的下腰痛患病率約為百分之三十六至七十六。痛症已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及生活品質,在對痛症的各種療法中,中醫推拿手法因為具有非藥物及舒適有效,因而有其獨特又重要的地位。

    推拿療法的起源

    推拿是人類最古老的醫術之一,從古人通過撫摸痛處,發現能紓緩疼痛開始,通過數千年的演變至今,逐漸發展成為推拿療法。推拿是中醫學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結合西醫的解剖、生理和病理,運用特定的手法,配合滲透力度,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祛除病痛的治療方法。

    推拿對治療痛症的作用

    早在漢代《黃帝內經》中《素問 · 舉痛論》記載:“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人們從而認識到推拿有溫經散寒、行氣散瘀的作用。隨着近年來對推拿研究的深化,對其治療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在治療痛症方面,推拿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理筋復位、舒筋緩急、滑利關節、鬆解粘連等一系列作用。

    一、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黃帝內經》提及“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說明按摩有疏通經絡的作用。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當經絡不通、氣血失調,則百病生。推拿手法作用於體表,能引起局部經絡反應,激發和調整經絡氣血,使經脈疏通,從而調理機體的生理、病理狀況。

    二、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推拿能活血散瘀,消腫止痛,這也正是《醫宗金鑒》所說的“散瘀結之腫”的作用。當軟組織損傷時,由於血離經脈,經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腫脹、疼痛。推拿可以通過力的作用,促進局部瘀血及滲出液的吸收,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使局部疼痛、腫脹較快地消除。

    三、理筋復位,舒筋緩急:推拿的“理筋、舒筋”作用,是指通過手法使損傷的軟組織撫順理直,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並使痙攣的肌肉得到放鬆,從而減輕或消除痙攣性疼痛。

    四、滑利關節,鬆解粘連:無論是急、慢性軟組織損傷後,在修復過程中產生都可能產生組織粘連,這種粘連往往是引起長期疼痛和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推拿可通過按揉彈撥等手法松解粘組織結構。對緊僵的骨關節進行鬆動類手法,有助於恢復關節正常活動功能。

    推拿越大力效果越好嗎?

    推拿是以相應手法通過力的大小,用於人體組織結構而起作用的,正常的手法力度會使人感覺一定的酸脹舒適感。在過大力度甚至暴力時,短時間內可能會感覺比較酸爽,但過後由於重手法導致肌肉軟組織損傷滲出水腫,反而會導致症狀加重,甚至損傷神經、血管。所以推拿需要根據病情,選取合適的力度,以柔中帶剛、剛柔並濟為佳。

    什麼是溫通止痛治療

    溫通止痛治療是中醫的特色療法,是在推拿手法的基礎上,配合運用具有一定溫經通絡、活血止痛功效的藥膏,如紅花、乳香、沒藥等,作為推拿介質,在傷痛處進行手法治療。藥物與手法治療的有機結合,對慢性疼痛特別是偏虛寒的患者,有更佳的調理作用。

    中醫科  黃卓健  醫生





    (摘自《鏡湖健康知音》第四十八期)





99

鮮花
29

握手
14

雷人
54

路過
2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