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陳麗霞藝術探索跨界實踐



陳麗霞保持對音樂的好奇心與熱誠

在大巡遊中扮演《愛麗絲夢遊仙境》角色

講解豎琴療法的基本原理與演奏技巧

《親親 泡泡 郁郁貢》充滿想像 (大老鼠兒童戲劇團)

    即興演奏服務人群



    陳麗霞藝術探索跨界實踐



    在澳門多元的藝術環境中,音樂工作者陳麗霞(Raphaela JP)的創作軌跡始終與探索相伴。從古典音樂的嚴謹訓練到豎琴療法的創新應用,她的藝術實踐不斷突破傳統框架,展現出音樂作為媒介的無限可能。

    近年來,豎琴逐漸成為JP音樂表達的核心。這不僅是樂器選擇的轉變,更是藝術理念的深化。她特別着迷於豎琴清澈悠遠的音色,認為這種聲音具有獨特的療癒力量。在研讀希臘神話與《聖經》的過程中,她更確信音樂的本質在於心靈的溝通與情感的共鳴。這種理解促使她將創作重心從單純的技藝展現,轉向更具社會意義的聲音實踐。

    JP的學習歷程呈現出有機的連續性。從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嚴格訓練,到國際豎琴療法課程的專業進修,表面看似跨界,實則貫穿着對音樂本質的持續探問。她廣泛涉獵小提琴、鋼琴、非洲鼓等多種樂器,甚至嘗試管樂與打擊樂,這些經驗為她建立起全面的音樂語彙。原本以作曲為志向的她,逐漸發現即興演奏與現場互動更能實現她“音樂服務人群”的理念。

    當前正在進修的國際豎琴療法課程,標誌着JP藝術實踐的新階段。這個選擇源自對身邊病患朋友的關懷,以及對音樂治療可能性的好奇。雖然尚未形成系統性的應用計劃,但她已開始構想如何將療癒理念融入社區藝術。她特別強調“無門檻”的參與方式,希望打破傳統音樂教育的框架,讓更多人可以體驗聲音的治癒力量。

    在特殊教育場域的教學經驗,讓JP體會到音樂作為溝通媒介的獨特價值。她發現,當拋開技術的桎梏,音樂反而能創造更純粹的人際連結。這種領悟促使她重新思考藝術家的社會角色——與其追求個人成就,不如專注於如何用所學服務他人。

    對JP而言,音樂從來不是目的,而是連結人與人之間最美妙的橋樑。她曾分別與石頭公社及大老鼠兒童戲劇團合作,對豎琴療法、嬰幼兒劇場與即興舞動在音樂上的結合特別感興趣。她與石頭公社曾合作《共生之花》、大老鼠兒童戲劇團則合作嬰兒劇場。這些創作經驗讓她看到藝術跨界的潛力,如今隨着專業知識的累積,她期待能開展更具深度的社區藝術項目。儘管自認是個“被動”的創作者,但正是這種開放態度,讓她的藝術之路始終保持着令人驚喜的可能性。





    文:姬絲桃



100

鮮花
45

握手
79

雷人
31

路過
64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