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奏壓軸作品《撼庭秋》 沈誠與粵民族樂團奏響“大河尋聲” “大河尋聲”——沈誠與廣東民族樂團音樂會,日前在廣州星海音樂廳上演,由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劉順執棒,中國音樂學院教授、華中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胡琴演奏家沈誠領銜,特邀樂團團長、胡琴演奏家曹玉榮與廣東民族樂團連袂呈現。 這場音樂會以黃河流域的民族民間音樂為主軸,借各種形制板胡鮮明的性格特徵,展現了板胡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和不同地域的民族民間音樂風情。開場曲《秦韻》以陝西碗碗腔為素材,使用了二股弦、板胡兩件硬弓樂器。第二首作品《晉調》,由山西中路梆子的《小開門》、《凡凡六》、《緊煞磯》等諸多曲牌連綴而成。 接下來的《山東小曲》幽默風趣,使用了大量的回滑音、下滑音,賦予了旋律腔調化的語氣感,沈誠手中的板胡活脫脫是一位含着旱煙的山東老漢,笑呵呵地問候你一句“吃了麼”,讓人忍俊不禁。隨後曹玉榮登場助陣,帶來其家鄉的作品《剪窗花》,剪出少女百轉千回的心思。作品《月牙五更》,字字句句訴說着熱切的思念。上半場最後一首《河南梆子腔》,以河南梆子為素材創作而成,精彩的劇碼濃縮在這首小品當中。 下半場三首作品皆以板胡與大樂隊協奏的形式呈現。《秦腔曲牌》,是以板式結構組織發展,將秦腔中的《官譜》、《殺妲姬》等曲牌編串而來。《莽原情》是沈誠創作於一九九五年的作品,表達了對黃土地的深情。壓軸作品《撼庭秋》,沈誠演奏堪稱是教科書級別的。他的情緒轉換拿捏得極其精到,始終緊緊牽動着每一位聽眾的心。 常規曲目奏畢,在聽眾意猶未盡的掌聲中,沈誠又返場了獻奏了兩首百聽不膩的作品,《夜深沉》中不少聽眾都忍不住和着旋律輕輕哼唱,而《喜洋洋》甚至都無需指揮,全場聽眾都自發地拍手迎和,最終音樂會也在滿堂喝彩中圓滿落幕。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