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電影人生

    電影人生



    何以淳坐在新租的公寓客廳裡,窗外的雨滴敲打着玻璃,像電影裡常見的背景音效。他盯着桌上的咖啡杯,杯沿有一道細微的裂痕,像是特意設計的道具細節。他忍不住想,這一切是不是太過刻意了?這間公寓、這場雨,甚至他此刻的孤獨感,都像是精心編排的劇本的一部分。

    他已經三十歲了,卻覺得自己從未真正活過。每天早晨,他六點半起床,早餐總是在聖安娜餅屋買的;他搭乘同一班巴士,站在車門左側第三個位置;他在公司做着機械的文書工作,連午餐都固定是涼瓜肉片飯加凍咖啡。生活像一盤錄好的膠片,反覆播放,毫無偏差。他試過改變,比如某天故意晚起三十分鐘,或去拉麵店而非茶餐廳,但這些改變最終都會被某種無形的力量校正回去——鬧鐘未響便醒了,拉麵店意外關門,他還是回到原本的軌跡。

    “我是不是活在一部電影裡?”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盤旋了數年。起初只是玩笑,慢慢地,這種懷疑變成一種執念。他開始留意生活中的“線索”:路人總在固定的時間點經過他身邊,巴士裡永遠有兩三張熟悉的面孔,咖啡店的服務生天天說着同樣的台詞,甚至天氣似乎都遵循某種模式。他曾試着與朋友討論,但他們總是說他想太多,或者乾脆轉移話題。

    何以淳漸漸不再提起,因為他害怕,萬一這真是電影,說破真相會不會觸發某種“劇情懲罰”?

    搬進這間公寓是他試圖打破循環的最新嘗試。舊家附近總有一隻流浪貓每天在巷口喵喵叫,像個定時的提示音,讓他心煩。他希望新環境能帶來改變。這間公寓不在鬧市區,租金便宜,唯一條件是必須與人合租,已經有女孩租了公寓的一個房了。房東提到室友叫李莉莉,是一個“不太常出現”的人,或許還在讀大學,在大學也有租宿舍。何以淳沒多想,簽了合同,搬了進來。

    搬進的第一晚,他獨自坐在客廳,聽着雨聲,試圖感受新生活的氣息。公寓不大,兩間房、一個小客廳、一個廚房、一個廁所。室友的房門緊閉,裡面毫無動靜。何以淳猜測李莉莉可能上學或出差了?或者壓根不存在——也許她只是房東編造的角色,用來讓這部“電影”顯得更真實。

    第二天早晨,何以淳照例六點半起床,刷牙、換衣、準備出門。當他走進廚房時,卻愣住了。桌上放着一盤新鮮出爐的煎蛋,旁邊是一杯冒着熱氣的咖啡。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香氣,與他熟悉的速溶咖啡截然不同。他環顧四周,廚房乾淨得像沒用過,連煎鍋都收回了櫥櫃。

    “李莉莉?”他試探性地喊了一聲,聲音在空蕩的公寓裡迴響。沒人回應。他走近桌子,發現煎蛋旁有一張便條,字跡娟秀:“初次見面,早餐請笑納。”

    何以淳心跳加速。這是他記憶中第一次遇到“劇本”外的變數。他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煎蛋,蛋黃溫熱地流淌出來,味道熟悉又陌生,像某個遙遠的記憶。他喝了口咖啡,濃郁的苦香讓他瞬間清醒。他突然意識到,這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真實”。

    那天上班,他破天荒地遲到了五分鐘,因為他在巴士上反覆回想那盤煎蛋和便條。同事問他怎麼了,他只是搖頭,說了句“沒事”。但內心卻掀起波瀾:李莉莉是誰?她為什麼留下早餐又不現身?這是劇本的新篇章,還是某種意外?

    接下來的日子,李莉莉像個幽靈,時隱時現。何以淳從未真正見到她,但她似乎無處不在。某天晚上,他回家發現客廳桌上多了一本書——《卡夫卡短篇集》,書籤夾在〈變形記〉那一頁,旁邊有一行手寫的筆記:“有時,醒來發現自己是甲蟲,也許並不壞。”

    他翻開書,試圖尋找更多線索,但除了書籤,什麼也沒有。

    有一天,他洗澡時聽到客廳傳來輕微的腳步聲。他裹着浴巾衝出去,卻只看到半掩的房門和一陣淡淡的香水味。廚房裡又出現了新便條:“今晚有流星雨,別忘了看。”那天深夜,何以淳站在陽台上,仰望天空,真的看到了幾顆劃過的流星。他突然覺得胸口一陣溫熱,像是有什麼被點燃了。

    何以淳的生活開始偏離原本的軌道。他不再執着於六點半起床,有時會故意晚起,只為看看廚房會不會又有驚喜。

    他開始嘗試新事物,比如買了一把結他,在YouTube學彈幾首簡單的曲子;他在咖啡店點了杯拿鐵,而不是齋啡,發現自己竟然喜歡那股奶香。他甚至鼓起勇氣和同事聊天,原來他們並不像他以為的那樣“程式化”。

    但與此同時,疑惑也在加深。李莉莉從未露面,卻彷彿無所不知。她知道他愛喝咖啡,知道他喜歡看書,甚至知道他內心深處的孤獨。何以淳開始懷疑,她是不是劇本的設計者?或者,她是唯一能打破這部電影的人?

    一個月後的一個周末,何以淳終於見到了李莉莉。那天他提早回家,推開門時,看到一個身影站在廚房,背對着他,正在切菜。她的長髮披在肩上,穿着一件杏色毛衣,動作輕盈而熟練。聽到門聲,她轉過身,露出一抹淺笑。

    “你就是何以淳吧?”她的聲音清脆,“我還以為你會繼續當隱形人呢。”

    何以淳愣在原地,腦海一片空白。她的臉並不驚豔,卻有種讓人安心的氣質,像是電影裡那種不搶鏡但總讓人記住的角色。他結結巴巴地說:“你……你是李莉莉?”

    “如假包換。”她把切好的蔬菜倒進鍋裡,轉身繼續忙碌,“坐下吧,晚飯馬上做好了。”

    那晚,他們一起吃了頓簡單的家常飯——青椒炒肉、番茄蛋湯和一盤水煮菜心。何以淳從未吃過這麼“真實”的飯菜,每一口都帶着溫度。他試着問她的來歷,但李莉莉總是巧妙地轉移話題,只說自己是“一個喜歡到處跑的人”。飯後,她從櫃子裡拿出一瓶紅酒,說要慶祝“正式見面”。

    “你相信命運嗎?”她突然問,眼睛在燭光下閃着光。

    何以淳一怔,搖頭:“我不信。我覺得……我好像活在一部電影裡,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李莉莉笑了,“那你覺得,我是這部電影的什麼角色?”

    他認真地看着她,說:“我不知道。但你是唯一讓我覺得……這部電影可能有結局的人。”

    那一刻,時間彷彿靜止了。何以淳感到一種陌生的情緒在胸口湧動着,溫暖而危險。

    從那天起,李莉莉開始頻繁出現。他們一起做飯、看電影、聊書,有時深夜在陽台喝啤酒,數天上的星星。何以淳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她的存在,她的笑聲、她的隨性、她的神秘,都讓他感到活着的意義。他甚至開始幻想,或許他能和她一起,逃出這部電影,過上真正的生活。

    但好景不長。一個月後,李莉莉再次消失。有時她會留張便條,說自己有事要處理;有時她連便條都不留,只是房門緊閉。何以淳試着敲門、發訊息,甚至在公寓附近徘徊,但她像蒸發了一樣。他開始恐慌,害怕她只是劇本的一個片段,注定要離開。

    某天晚上,他終於忍不住,撬開了李莉莉的房門。房間空蕩蕩的,沒有任何個人物品,只有一張照片夾在床頭的書裡。照片上是年輕的何以淳,站在大學校園裡,笑得燦爛。背面寫着一行字:“別忘了,你曾經是自由的。”

    何以淳愣住了。他不記得這張照片,也不記得自己曾經笑得那麼開心。他突然意識到,李莉莉或許從來不是真實的人。她可能是他內心深處的投影,是他對自由和愛的渴望,是他試圖打破劇本的無意識反抗。

    最後的結局來得悄無聲息。一天早晨,何以淳醒來,發現桌上有一封信。信裡只有一句話:“電影的結局,由你來寫。”

    他站在陽台上,看着城市的天際線,第一次感到一種真正的自由。他不知道李莉莉是否真實存在,但他知道,她喚醒了他沉睡的心。他決定不再遵循劇本,不再害怕改變。他報名了一個結他班,計劃了一次旅行,甚至開始寫一本小說,關於一個懷疑自己活在電影裡的男人。

    他不知這是否仍是電影的一部分,但彷彿銀幕的邊緣已然模糊,微微的光,慢慢地透進來。他對自己說:“去他的劇本。”



    張奕霖



17

鮮花
40

握手
30

雷人
84

路過
54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