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實踐 助力青年成長 特區政府計劃近期推出多項助力青年發展措施,從初中階段的生涯規劃教育到系統性的大灣區就業支援體系,展現出以教育革新驅動青年競爭力提升、以區域協同推動經濟多元轉型的清晰路徑。不僅是澳門破解產業結構單一困局的關鍵一着,更是年輕一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契機。 當局將生涯規劃教育前移至初中階段,擬每月組織行業導師輔導學生,突破傳統基礎教育框架。初中生正值價值觀塑造期,通過提前接觸新興產業與灣區職場的實際環境,可有效建立學科知識與職業發展的認知。尤其澳門正着力培育科技金融、中醫藥、文旅會展等新興產業,此舉能引導青年及早明晰發展方向,形成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所需的人才儲備。教青局與勞工局聯動推出的千個實習名額,更搭建起產教融合的實踐平台,使青年在真實產業環境中錘煉跨境協作、數字化轉型等核心能力。 當局推出大灣區就業資助計劃具有戰略意義,實實在在降低澳門青年北上發展的試錯成本。配合橫琴深合區專項政策,形成“澳門培育+灣區實踐”的協同效應。計劃突破傳統文旅服務業邊界,重點對接科技、金融等澳門產業多元化的關鍵領域,配合本澳發展定位,為青年創造高附加值就業機會。 澳門在大灣區發展中具備獨特優勢,葡語系國家合作經驗、國際化視野、專業服務水平。當局推動青年參與跨境項目對接、技術交流,每月常態化舉辦的就業配對會,通過整合灣區各市職位資源,構建起人才要素流動的交流平台,能紓解本地就業結構性矛盾,又可將澳門青年培育成為配合灣區建設的人才。 從生涯規劃教育革新到灣區就業系統佈局,當局正逐步構建全周期的青年培養發展。以教育為起點、以產業為依託、以灣區為舞台,為經濟適度多元注入新動能,鼓勵青年眼界放開、敢試敢闖,為青年搭建真正實現“澳門所長”對接“國家所需”的廣闊發展舞台。 夏 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