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戰大賽機會難得 距離第十五屆全運會的舉辦不足半年,相關參賽、辦賽消息有序對外公佈。對於一些過去較難打入正賽的項目,本澳作為承辦賽區無疑是最利好消息,期望有更多項目在今屆全運會創造歷史,回饋運動員們多年努力。 全運會是國內含金量極高的綜合型運動會,以乒乓球為例,多位奧運冠軍、世界冠軍齊集,擊敗一個個“冠軍”,才能成為全運會冠軍。本澳運動員過去亦曾在全運會獲得獎牌;在團隊項目方面,澳門隊的表現亦越來越好,偶有突破性“演出”,是澳門體壇其中一個突破。 本欄過去曾提及澳門籃球在職籃的牽動下取得突破性發展,但近年國際性/地區性比賽較少,讓成年隊的球員難藉賽事提升戰力外,長久以來恐影響士氣。網上傳言本澳將缺席全運會籃、排球,體育局前日公佈將參與上述兩項,但具體需與總會商討。 競爭力方面,本澳男、女籃近年在三籃取得一定成績,五人籃球則取得長足進步,在港澳埠際賽、粵澳盃等都打出較過去更強的表現及成績,是持續刺激本地籃球的重要藥引。雖然本澳人口相對較少,但具備條件同時發展三籃及五籃,尤其本澳大部分球員處於業餘訓練下,均份外珍惜參與高水平運動會的機會。若能以“東道主”參與這些團隊項目的大賽,相信能起更大作用,讓全運會在不同方面推動更多項目的發展。 賈大廚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