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一家之言)復甦遇阻 企業融灣扭劣勢

    復甦遇阻  企業融灣扭劣勢



    今年首季多項經濟指標相繼公佈,整體呈現入境旅客上升、旅客人均消費下跌、零售業疲弱、經濟大致平穩等概況,揭示疫後本澳經濟復甦進程不如預期,企業不僅要加快產品、服務轉型升級的步伐,更要提升在大灣區以至全國的知名度及售後服務,強化綜合競爭力。

    今年首四月旅客按年增近百分之十三至接近一千三百萬人次,但受外圍政經局勢變化、旅客結構及年輕旅客消費模式改變等一系列因素影響,旅客量未能及時轉化為商機,旅客人均消費下跌。儘管人均消費力較疫前高,但扣除通脹等物價變化,實質消費力並無顯著增長。

    旅客人均消費減少,佔旅客非博彩消費約四成六的購物消費繼續下挫。首季零售業銷售額不僅按年下跌,更較疫前疲弱。當中除高端零售的鐘錶及珠寶、皮具繼續雙位數跌幅,屬一般零售商品的百貨、化妝品及衛生用品亦呈雙位數跌幅,凸顯電商崛起、內地退稅政策、匯率價差收窄等因素綜合交織,本澳零售業遭遇的結構性轉變仍未見底,業界、從業員對前景感到擔憂,可以理解。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佔訪澳旅客逾三成,可以預期在政策放寬、區域交通基建配套完善,這部分旅客比例將越來越高。隨着往返澳門越趨便利,在澳購物消費的逼切程度減弱,尤其年輕旅客傾向即日來回的“特種兵”旅遊模式,減少購物消費,企業如何在短時間內吸引旅客,將成為其中一個競爭關鍵點。

    不同行業在疫前的營運模式如今已落後大市,企業須重新確立新定位。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年輕旅客的變化、喜好,緊貼時代潮流革新產品、服務,加快升級轉型步伐;同時,因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融合發展大勢所趨,澳企品牌形象須要適應時勢變化推而廣之,拓展並鞏固在大灣區的口碑及品牌形象,甚至主動走入大灣區推廣業務,打通灣區城市脈絡,完善大灣區售後保障服務,拓展大灣區顧客群體,善用澳門特色及售後服務,鞏固競爭優勢。



    春  耕



35

鮮花
33

握手
69

雷人
60

路過
1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