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年輕人的街舞



《借東風》表演場面

    年輕人的街舞



    很意外地在第三十五屆澳門藝術節的“百藝看館”中,欣賞到來自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節目《借東風》。一大群出類拔萃的年輕人,以街舞來挑戰在場觀眾的視覺、聽覺,和心理、生理的感覺。

    對街舞的認知,我曾經歷了一個過程。

    街舞的最初亮相,據說是由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美國黑人的城市貧民所獨佔鰲頭!沒有想到,也許是因為改革開放,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街舞就傳入了內地。對任何新的事物,評價總是各各不同的,有人視之為資產階級的玩意,是不應該讓它大行其道的。我不算是一個太保守的人,也對它能否立足存疑!不過,我確曾撇開爭論而思索過,街舞是屬於舞蹈,抑或屬於體育?說它是舞蹈,大抵沒錯,其不是被命名為“街舞”嗎?說它不屬於體育,但它從頭到腳都在運動,甚至密集的高強度地運動。於是乎!有個概念似乎是最準確不過的!街舞,就是體育與街頭表演相結合的街舞!另外,我沒有想到,街舞在內地發展得那麼快。二〇二〇年年底,國際奧委會才同意將街舞的一種叫霹靂舞的,列為二〇二四年巴黎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而在二〇二四年八月,內地竟有一位叫劉清漪的選手在比賽中,讓荷蘭選手成手下敗將而奪得銅牌。這就說明,原被一些人不看好的街舞已登大雅之堂了。而那晚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精彩表演,則宣示街舞已成為專業訓練的一個項目,並可預見將一年又一年地培養出街舞新秀。

    在小文開頭,我說到“出類拔萃”,何為“出類拔萃”?你看《借東風》的一眾男女,個體表演等於“獨奏”,表演者出盡渾身解數,令你結舌瞠目;群體表演等同於“合奏”,當獨具個性的演員紛紛融入時,個性變成共性,令你目不暇及、眼花繚亂!上了年紀的人,只能羨慕嫉妒恨,因為其不大可能學會弄通!那個天地是年輕人的,那是年輕人的街舞!



    索倫托



63

鮮花
29

握手
99

雷人
46

路過
2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