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自然與手作的詩意對話



無題(壁掛式繞線)露絲 · 阿薩瓦

“向手作而生”展覽現場一隅

    自然與手作的詩意對話



    ——觀露絲 · 阿薩瓦個展



    走進露絲 · 阿薩瓦(Ruth Asawa)的藝術世界,彷彿踏入了一個由光、空氣與線條構成的夢境。她的作品以其輕盈與通透的質感聞名,看似漂浮於空間之中,卻是由無數金屬線條精心編織而成。這些雕塑既脆弱又堅韌,既抽象又充滿生命的律動,散發着超越時間的魅力。在阿薩瓦去世近十年後,她的首個大中華地區個展“向手作而生”(Doing is Living)在香港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 Gallery)揭幕,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關於自然、手工與生命的深刻對話。

    阿薩瓦於二○一三年去世,直到二○二○年才被廣泛認可為大師級藝術家。與她同時代的女性藝術家,如路易絲 · 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和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早已聲名顯赫,而阿薩瓦的名氣卻相對低調。然而,她的作品以其獨特的東方美學和對自然的深刻觀察,近年來逐漸獲得了藝術界的關注與讚譽。

    作為美籍日裔女性藝術家,阿薩瓦對植物的熱愛源自她的成長經歷。由於移民身份,她的家庭無法在美國購置房產,只能租借一處農場生活。這段與自然緊密相連的童年時光,深深影響了她的藝術創作。她曾說:“我研究大自然,我的許多形式都來自對植物的觀察。我潛心觀看自然,並只是按照所看到的去創作。”從蝸牛的螺旋外殼、昆蟲翅膀的紋理、蜘蛛清晨修補的蛛網,到懸浮於松針間的水滴……這些對自然的敬畏與細膩的觀察,都成為她創作的題材。

    阿薩瓦的藝術給人最深的印象是——誠實。正如藝術界描述她與野口勇(Isamu Noguchi)的評價:“他們擁有西方藝術家通常缺乏的東方藝術品質:節儉。”這種節儉並非匱乏,而是一種來自東方富饒的耐心與智慧,體現了對創作的虔誠與熱忱。

    阿薩瓦以其金屬絲線雕塑聞名,她的創作之路與一次墨西哥之旅密不可分。一九四七年,她在當地接觸到傳統編籃工藝,當時她正就讀於以實驗性著稱的黑山學院,她嘗試將在墨西哥學到的編織技藝發展為更複雜的藝術形式,這一方向貫穿了她的一生,成為其藝術實踐的核心。她的作品通過適當的留白,將過往傳統雕塑的厚重感以“空氣”代替,因此變得輕盈,亦不斷挑戰着材料與形式的傳統觀念。走進展廳,觀眾會被這些雕塑裝置的流動性和空間感所吸引。作品在實體與虛空間之間自由遊走,裝置、線稿和白色異形展台共同營造出一種沉浸式的氛圍,讓人感受到一種禪意般的寧靜與和諧。

    除了她最著名的懸掛環形雕塑(Looped-Wire Sculpture),阿薩瓦還不斷探索其他雕塑形式。例如她以沙漠植物為靈感而創作了綁線雕塑(Tied-wire),以“樹幹”到“分枝”展開,並分裂成幾何形式呈現。隨着幾何中心的逐漸增多,“樹”的形態也變得更加抽象,彷彿是自然與幾何的完美融合。

    阿薩瓦的藝術不僅是對自然的致敬,更是對手工與生命的深刻反思。她的作品讓人感受到一種純粹的美——這種美來自於對材料的尊重、對形式的探索,以及對生命的熱愛。正如展覽主題《向手作而生》所揭示的那樣,阿薩瓦的藝術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對創造與存在的深刻理解。

    當我們站在她的作品前,那些細膩的線條與流動的空間,似乎在低聲訴說——真正的藝術並非追求宏大的敘事,而是來自於對微小事物的耐心觀察與誠實表達。



    子    安



41

鮮花
46

握手
100

雷人
4

路過
80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