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拍年代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向美國以外製作的電影徵收稅項,業界認為是黐線佬行為。他說徵稅是因為荷里活正在衰退,卻是不爭事實。 長久以來,荷里活雄霸世界影壇,但近年所佔全球票房的比率正在下降。根據網媒資料,從前年的八成二降到去年的七成七,原因複雜,例如串流平台的普及、觀影習慣的改變、娛樂形式的多元等,但荷里活片質素下降是重要原因之一。觀眾看來看去皆是見慣見熟,自然離棄戲院。 近廿年來,特技動作片與超級英雄片橫掃全球,皆因《蜘蛛俠》、《變種特攻》、《狂野時速》等系列的出現,繼而由Marvel及DC的英雄片推向高潮。片商見狀跟風跟拍,同類影片充斥市場,漸漸擠壓其他題材與類型,尤其是欠缺動作與電腦特技的類型片,正在湮滅中,同時把系列片推向前所未有的濫拍階段。現時每年最受矚目、最大製作的影片,全是非原創作品,原創劇本被高度踐踏。看看今年暑假電影,除了畢彼特《F1》等個別影片外,超過九成的大製作全是系列、重拍等非原創項目,泛濫程度可想而知。 看《狂野時速8》與《狂野時速10》的分別不大,看《 侏羅紀世界》三集,都是典型套路,看MCU影片儘管有不同主題與人物形象,但變化不大。普羅大眾對此自然覺得重重複複,離棄是必然。 如此墮落之路,是誰造成?片商還是觀眾?有求就有供,顯然是觀眾一手造成。但片商變本加厲拍攝,肯定要負上責任。現時荷里活片商的CEO全是生意人,目的是增加盈利,因為電影公司已經上市。上世紀荷里活片商多是電影人,他們追求優質電影,平衡商業、藝術、主題,形成百花璀璨的年代,為觀眾留下美好的回憶。 (從電影稅談起 · 下) 高 域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