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橫琴—— 一個澳門高中生的雙城生活 站在橫琴口岸的玻璃幕牆前,我看着往來穿梭的車輛和人流,忽然意識到,這座曾經荒涼的小島,正在發生着驚人的蛻變。 從外婆家看橫琴的變遷 我的外婆住在橫琴,每周末,我都會從澳門過關去外婆家吃飯。記得幾年前,每次從橫琴通關都要排很長的隊,人工查驗速度很慢。隨着“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的推進,現在過關很快,以前要花半小時排隊,現在刷一下證件,按個指紋,幾分鐘就能通過。我和外婆家的距離更“近”了,我們的生活也因為它改變了許多。 遊客變多橫琴更熱鬧了 去年開始,橫琴口岸的人流明顯增加了。外婆告訴我,這是因為實施了“內地居民多次往返澳門旅遊簽證便利措施”。現在內地遊客可以更方便地多次往返澳門和橫琴,很多人都選擇“澳門玩一天,橫琴住一晚”的旅行方式。五一小長假我在口岸等車時,遇到一對來自上海的中年夫婦。他們興奮地說:“現在簽證方便了,我們上午在澳門大三巴拍照,下午就能來橫琴吃海鮮,明天再去澳門購物,這樣的旅行安排太完美了!”確實,現在橫琴的商場、餐廳裡,說普通話的遊客比以前多了不少,橫琴更加熱鬧了。 單牌車多次往返通關更快 前兩年放開澳門單牌車一日多次往返橫琴的政策後,通關變得更加便利。爸爸會經常開車帶我們去橫琴,比坐公交便捷很多,外婆常說:“現在去橫琴就像在澳門本島開車一樣自由!” 橫琴新街坊:澳門人的“第二個家” 外婆家附近新建的“橫琴新街坊”社區,專門為澳門居民設計。我的同學一家去年搬了進去,他的媽媽每天經口岸赴澳門工作,爸爸則在橫琴的澳資企業任職,這種“澳門生活+橫琴工作”或“橫琴生活+澳門工作”的雙城模式,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普通澳門家庭的新選擇,越來越多的澳門人開始在橫琴創業、工作,居住,真正實現了雙城生活。 旅遊休閒資源愈加豐富 這兩年橫琴豐富了很多適合旅遊觀光的好地方,我和朋友去過創新方的室內滑雪場,也在勵駿龐都廣場看電影吃美食。去年開通的“澳門文旅專線”巴士,成了我最喜歡的橫琴新變化之一。這條專門為遊客和澳門居民設計的免費穿梭巴士,把橫琴和澳門的熱門景點像珍珠一樣串連了起來。 然而,在欣喜於變化的同時,我也觀察到一些亟待改進的細節。橫琴的公共交通網絡仍需完善,往返澳門與橫琴的車輛班次較少,交通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便;商業配套雖快速增長,但符合澳門消費習慣的店舖仍顯不足;文化休閒設施的澳門元素有待加強,少了些“澳門味”。這些看似細微的體驗,恰恰影響着澳門居民特別是年輕人對橫琴的歸屬感。 我的小建議 作為一個經常往返琴澳的高中生,我有幾個小想法:增加公交運營班次,延長運營時間;增加更多澳門特色餐飲;組織更多琴澳學生交流活動;在橫琴設立澳門學生實習基地。 兩年前,橫琴對我來說只是“外婆住的地方”,而現在,它正在變成澳門人的新家園。看到越來越多的內地遊客來橫琴旅遊,我更加確信,橫琴的未來會越來越精彩。作為澳門青年人,我也期待能參與橫琴的發展,讓這座小島成為我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魏語軒 培正 高二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