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的革命 筆者去年十二月到培正中學參加“人工智能素養研討會”,對人工智能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了解。面對“無人駕駛的士已經啟用”、“泰山下有人工智能狗替代過往的苦力”、“人工智能代理的出現”、“人工智能具備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人工智能生產人工智能”、“教師邊緣化”等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究竟該如何做,才能在這人類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獲得成功,避免教師這個行業被邊緣化呢? 首先,我們必須主動擁抱人工智能。 使用人工智能有助於促進學與教的效能,以下將舉例說明。(一)人工智能技術有助於學生個性化學習,智能學習系統能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學生的學習風格和進度,提供量身定制的學習計劃。(二)人工智能可以即時評估學生的表現,提供針對性的建議和資源,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調整,尤其在學習語言時,人工智能可以識別學生閱讀文字的準確度,為學習者進行評估,使學習者可以知道自己的學習情況。(三)透過人工智能輔助工具,教師能夠獲得更多的教學素材和資料分析,有助於提升教學效果和品質。(四)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虛擬實境”和“ 增強現實”應用,在模擬科學實驗或歷史事件中提供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人工智能就如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的出現,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的出現,第三次工業革命中互聯網、電腦的出現,讓人類驚奇,卻未完全接受。現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出現在我們面前,智能化生產、人工智能、物聯網、生物科技等融入人類社會,人們正經歷更大的改變。既成的事實,我們逃避不了,因此,我們應當主動接受它,擁抱它,讓它改變我們的生活,讓它使我們的生活更進一步。 其次,我們必須學會運用人工智能。 回顧第三次工業革命,就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本人還歷歷在目。那時,我們初三才開始學習打字,礙於家裡沒有電腦,打字的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學習電腦科也因家裡缺少練習的設備,導致電腦科成績一般。但那時我們學校很好,盡量為學生提供學習設備和場地,使一些家境貧困的學生也可以在學校學習電腦操作。回想那段學習的日子,既艱辛,又溫暖,如果沒有學校的支持,就沒有今天的我。 當今世代,電腦已經被普及使用,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離不開電腦,電腦已然成為人們進入職場的其中一項技能,學校在小學課程已經加入資訊科技科,確保學生在小學階段可以學習使用電腦。互聯網更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回望過去,如果我當初沒有堅持學習電腦,我真不知現在的我會變成怎麼樣!現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出現在我們面前,如果我們不把握機會,學習運用人工智能,我想,我們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 最後,我們必須借力於人工智能。 在當今迅速變化的時代,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潛力。我們可以借力於人工智能來進行個性化學習體驗,使每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能力獲得最佳的學習資源。通過智能教學系統,教師可以即時分析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此外,人工智能還能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支援,提供即時回饋和資源推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因此,將人工智能融入教育不僅是提升教學品質的關鍵,也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重要途徑。 正如熊璋博士所說:“人工智能使教育更重要。”教育創新勢在必行,教育只有與人工智能結合,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惠及莘莘學子、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 羅寶雁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