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賽隊伍在第十八屆“嘉庚杯” 、“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中角逐。(中新社) 集美龍舟競渡牽兩岸 十八日,二○二五年第十八屆“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總決賽在廈門集美龍舟池落幕,集美街道男子龍舟隊獲“嘉庚杯”冠軍,集美大學女子龍舟隊獲“敬賢杯”冠軍。 陳嘉庚重視體育 在本屆比賽中,集美大學男子龍舟隊同樣表現出色,獲“嘉庚杯”亞軍。在該隊隊長洪健眼中,這一成績是全體隊員兩個多月來積極備戰的結晶。“這些年海峽兩岸龍舟賽的競爭愈發激烈,我們是主場作戰,更要全力以赴。” “我們有早操、專項訓練等,尤其注重上肢力量鍛煉。”洪健說,賽龍舟是集美大學的傳統體育項目,大家希望用團結和拼搏詮釋龍舟精神,傳承嘉庚精神。 海峽兩岸龍舟賽發源於愛國僑領陳嘉庚倡導並發起的集美龍舟賽。今年年初,嘉庚教育遺產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龍舟賽是嘉庚教育遺產申遺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去的集美是個小漁村,人們耕海牧漁,有駕舟競渡的傳統。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陳嘉庚回到家鄉集美,改革傳統的“鬥龍船”運動,組織集美龍舟賽,發動女子參賽,並在集美籌建了中國首個龍舟競技賽專用人工池(即龍舟池)。 “嘉庚先生重視體育運動,他回國定居後,曾七次主持在集美舉辦的龍舟賽。比賽舉行時,他如果沒有出差、人在廈門,就一定會來觀賽、頒獎。”集美學校委員會副主任張志方說。 一九八五年,海內外集美校友為緬懷集美學校校主陳嘉庚,把集美龍舟賽正式冠名為“嘉庚杯”龍舟賽。 一九九五年,為紀念陳嘉庚胞弟陳敬賢,龍舟賽又增設了“敬賢杯”。此後,集美龍舟賽以“嘉庚杯”、“敬賢杯”同時冠名,“嘉庚杯”為男子組總決賽獎杯,“敬賢杯”為女子組總決賽獎杯。 為加強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二○○六年集美區舉辦了首屆“嘉庚杯” 、“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歷經十餘年的發展,這項由陳嘉庚親手培育的龍舟賽事從地方民俗活動逐漸成長為國家級品牌賽事。“雖然對比賽環境不够熟悉,但我們還是做到了最好。”台北霞海城隍廟女子龍舟隊獲得本屆“敬賢杯”季軍,該隊隊長梁慧伶已是第二次參加海峽兩岸龍舟賽。 增兩岸民間交流 梁慧伶認為,龍舟賽作為一項傳統運動,其內涵在於團隊精神。“姐妹們在一條龍舟上齊心協力,一起奮發衝刺的感覺是最棒的。當然,我們接下來也會不斷提高競技水平,讓比賽成績更上一層樓。” 時至今日,“嘉庚杯” 、“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已經成為密切兩岸民眾情誼、增進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平台。它如同一座橋樑,跨越海峽,讓龍舟精神與嘉庚精神在傳承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廈門十八日電) 中新社記者 吳冠標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