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旁大蛇驚動阿Sir 較早的一段時間有老鼠出沒於超市貨櫃中。停業、整頓、消毒,解決了。有謂“蛇鼠一窩”,如今尙未見蛇跡。 遲不會遲,早不會早,時間剛剛好。本報“ 閒聊坊”聊起了“蛇出沒須提防”。隨着夏季的來臨,氣溫升高,蛇類活動頻繁。早前本澳居民遇上驚險一幕,停泊於路環的車輛,車頭有“蛇”圍住,本來車頭被“阿蛇”圍住,事屬平常,皆因車輛違規所致。不過此“蛇”不同彼“蛇”。彼“蛇”是有腳的,是英語“Sir”的音譯,有若“先生”的敬稱,極其量是抄牌、罰款,萬事大吉。而此蛇傷人尤甚於鼠患,一旦被毒蛇所傷,應即時報警,並用乾淨布條在傷口位置,適當包紮。 此一時,彼一時,這一面是求助於“阿蛇”(Sir),“阿蛇”當會安排醫護人員施以援手。說起蛇之毒,有謂“蛇頭蝎尾”,是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稱。宋邵雍《感事吟》:“蛇頭蝎尾不相同,毒殺人多始是功。” 柳宗元寫過《捕蛇者說》一文,謂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禦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可見蛇之毒害不下於猛獸。 近有世界狂人,穿上一襲教皇服裝,可惜只是扮,而他嘴角一動,則原形畢露,這種形態可謂“佛口蛇心”。不,應該說是“上帝口,毒蛇心”。無論他扮佛、扮上帝,總之其小嘴一動,其心可見。 冬春軒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