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要觀十二方 “五一”黃金周前夕,有朋友夫婦預約四號出發,目的地是台山,計劃兩日一夜遊,再到開平然後回港,更邀我和內子同行,人多當然更熱鬧,點菜叫飯也可以更豐富方便。況且對方駕駛一部七人車,全程相對舒適。 四人同乘豐田七人車出發,朋友駕駛經驗相信也有二、三十年以上,途中強調自己開車平穩安全,事實上也的確如是。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急煞,原來是要避開上鄰線切入的車輛。相同情況在旅程中發生幾次!所以即使他開車如何平穩,卻往往因為遇到許多預計不到的狀況需要突然作出反應。記得筆者常提到駕駛時要有適當預測能力,也就是開車時候要眼看周圍,把視線範圍放得越遠越好,以及隨時要留意周圍汽車,包括有隨時切線可能的鄰車作出相應預判。 大家會問如何把視線放得越遠越好?怎樣預判其他車的去向?特別是在陌生地方行車。這個道理其實並不複雜,首要條件當然車速不能過高,要保持於合法範圍,然後把自己駕駛時候的視線放至最遠,筆者隨時把前方範圍放至500米或以上,同時會留意左右方汽車去向,但凡見到兩旁車輛去向不妥時,尤其是留意到有駕駛者沒有打燈卻左右觀望的話,最好就預先自行減速讓對方先過,以免對方突然切線影響自己;此外,雙眼要透過後視鏡,留意周圍車輛動向,一發現有任何車輛不尋常或太過接近自己,就要立即加速離開。 乍聽之下,大家可能會認為以上方法很費神和複雜,根本不容易掌握;事實上,只要把我提到的方法習慣化,例如把視野盡量拉遠,由四方變成八方,甚至十二方,久而久之就會自動調節距離。習慣觀看後視鏡,留意兩旁車輛動向變化;任何時候都評估鄰車情況,做好預判,自然就會作出適當的防範和預備。 戴年駿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