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時光迴輪)陳生

陳生



    有人說當人工智能涉足藝術創作的範疇後,那麼多的藝術、創作、設計行業從業員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主要原因是由於人工智能揭發了藝術之中的機械性。或該那麼說,即使是抽象的藝術世界,只要樣本數夠多,卻還是能總括出套路和公式。

    其實面對藝術作品,要“拆穿”公式並沒有那麼困難。以成人來說,要看懂技法和公式,有時只要你看過的展覽夠多,就再沒有過於驚人的技倆。但這是倒果為因的邏輯,人工智能介入,全球人類都可以明白,只要想得出結果,按照結果提詞,只要達成與程式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參照,多多少少都可以生成一些結果。這個“突破”一時間像是高速“成長”,而且甚至以“有趣”為前提,勾引出我們對於“事情可以被突破”的原始慾望和興奮。來承認它吧,那是一種亢奮感。

    可是正正因為它讓“結果”如此容易被達到,藝術(或最少某種AI目前能生成的藝術形式),卻一下子變得“無聊”了起來,而且是前所未有地“無聊”。如果不是為了終結(或起碼減輕)無聊,我為何要做藝術?讓人更為驚訝的是自己的視覺如此快速適應這種視覺形式,而“快速適應”就同時意味同樣快速的遺忘、厭倦和嫌惡。以高速的努力讓效果以更高的速度被消解?我看着人工智能與藝術之間的遊戲,終有一天它從“成品”上比原作者更是“他自己”也大有可能,所以人工智能所牽帶出來的現象和討論,似乎比它能做甚麼有趣多了——因為事實上你可以假定為:它能做任何事。

    當一個智能能做任何事的時候,那將不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哲學問題。

    Hey, why?

    親愛的,這不是藝術創作最原初的問題嗎?又係你呀陳生?

    www.dawncheong.com



    店員丁



34

鮮花
39

握手
16

雷人
68

路過
5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