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敬畏方知行止 “人在做,天在看”是生活與劇本裏常出現的一句話,潛台詞是相信老天不僅公平而且一切盡知,是以善惡到頭終有報,所以當下該秉持良心、善心做人及行事,以避不良報應。換言之,人要有敬畏心。 敬畏,不是恐懼的枷鎖,而是對生命的尊重,對規則的堅守,對天地萬物的謙卑,對造化超越性力量的尊崇,是讓生命於天地間俯仰無愧的立足根本。 因敬畏生命,方知珍重——蜉蝣一日,候鳥千里,每一個生靈都承載着獨一無二的奇跡。汶川地震中,教師用身體護住學生的姿態,是對生命敬畏的定格。有友人從慘烈的救災現場回來後就開始茹素,她說:有生之年要珍重生命,敬畏因果,以平等之心對待每一個跳動的脈搏,不凌虐弱小,不漠視疾苦,上天既有好生之德,人更應遵循此道,是以一生心安神泰。 這是因敬畏生出的慈悲。 因敬畏規則,方守邊界——交通信號燈明滅交替,將無序的車流引向秩序的坦途;商鞅“徙木立信”,立起的是法律的尊嚴;包公鐵面無私,守護的是制度的權威。心懷敬畏者,懂得止步,如持守戒律的修行人,亦如磊落君子,不欺暗室。 這是因敬畏生出的自敬。 因敬畏天地,自然謙卑——故宮的丹陛六百年來始終在風雨晨光中訴說着“敬天法祖”的古訓;黃山千年迎客松扎根峭壁,用虯結的枝幹承受着歲月的洗禮;沙漠中的胡楊千年不倒;珠峰上的冰雪萬年緘默……人類,不過是天地間的匆匆過客。敬畏自然,不是退回蒙昧的順從,而是以“天人合一”的智慧,守護山川草木的韻律,聆聽四季更替的哲思。 這是因敬畏生出的了悟。 敬畏生命的脆弱與堅韌,敬畏規則的嚴肅與溫情,敬畏天地的浩瀚與深邃,方能在物慾誘惑裏保持清醒,於順逆寵辱中護初心如一。這便是“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 古 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