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不可不吃的燒味 在廣東美食的寶藏中,除了精緻的一盅兩件點心,燒味也是餐桌上的常客。當中甚至能與我們的親生骨肉“平起平坐”的叉燒,更是老少皆宜的“餸飯佳品”, 是港澳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平民美食之一。 往昔說起美味的叉燒,冠男的“拖地叉燒”和頗具個性的芬記常被人們津津樂道。回歸後,隨着飲食文化融合提升,黑毛豬叉燒風靡一時。譽瓏軒、永利軒等高端食府紛紛推出相關菜品,從原材料上提升了叉燒的檔次。還有葡京日麗也憑藉叉燒打響名氣。 在我看來,各家叉燒各有千秋。芬記勝在選用新鮮豬肉,搭配秘製蜜糖汁,味道絕佳;蘭香閣的叉燒肉質軟熟,同樣淋上蜜糖汁,焦香四溢;恒利的半肥瘦叉燒,肉香咬勁足,配汁以鹹香為主,只是白飯稍顯濕軟,不夠爽口。若追求性價比,好景和食得吓的叉燒也值得一試。 燒味檔裡,燒肉同樣令人垂涎三尺。小時候,營地大街的金菊園燒肉皮脆肉嫩堪稱一絕。附近的靈記燒肉和叉燒其實也不錯,不過它家的油雞和乳豬水準更高。最近我迷上了瑞盛記,它家按香港做法,去掉帶骨的“硬肉”部分,只給客人皮脆肉嫩的純肉。要是不用排隊,真值得去品嘗。 ·四姑姐·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