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餸之外的見學 田中泓 去街市除了買餸,還可以看甚麼? 最近有社團組織了一個紅街市的見學活動,其中請了專業的建築師講解。 年前經過大規模翻新的紅街市,原來大有特色。建成於一九三六年,正當澳門仍流行帶古典裝飾的折衷主義風格,紅街市卻採用了一九二五年在法國巴黎展示的最新潮流——裝飾藝術(Art Deco,見圖),而能夠將這樣“前衛”的設計落實,當然要靠當時具眼光的決策者。 紅街市的建造,是因為二十世紀初高士德、雅廉訪、美副將一帶的規劃,成為一個集中、葡族群的中產社區,所建造的街市,不但設計前衛,而且在面向提督馬路的入口,還建造了汽車停泊區。至於街市內部,高大的窗戶及高樓底保證了良好的自然通風,設計圖則顯示,當時預計了建造升降機,這樣的設施終於在落成八十多年後補回。 紅街市除了是周邊居民買餸的地方,據講者說,原來它的設計也影響了附近後來興建的建築物。首先是提督馬路另一邊的一幢工業大廈,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建成,外表的紅磚設計就是參考紅街市,而且採用後現代主義的手法,將紅街市的立面轉九十度後成為工業大廈的立面,充滿後現代主義對歷史元素的戲玩。 另一個與紅街市有關的設計,是離街市不遠的行人天橋,同樣建於八十年代(一九八九年),同樣戲用紅街市的建築元素。 這條行人天橋的橋座除了支承作用的鋼柱之外,還有抄襲自紅街市的尖柱及圍牆,但呈現一種殘缺不完整的狀態,那是廢墟中的紅街市。 在導賞期間,有參加者提到如果沒有聽到解說,完全無法知道有這樣的設計含意。 確實,澳門不同街區還有許多故事可以深入發掘,只有深層了解,才不會停留在表面“打卡”的旅遊開發。值得社會思考!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