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隨筆)學聯:愛國力量的扣環

學聯:愛國力量的扣環



    日前,參加學聯成立七十五周年聯歡餐會,萬豪軒酒樓筵開數十席。由創會會長冼為鏗先生到歷屆學聯人、前輩如胡培周、楊道炘、伍華佳、李沛霖、張偉移、張國安、徐國誠、劉本立等先生及蔡淑儀女士等喜慶出席。

    數十年凝聚的濃重感情,歷社會風雨洗禮、工作磨煉、催熟的感悟,彼此匯聚相見,高光、珍貴之極。放眼,珍寶席上有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何厚鏵先生、社會文化司長柯嵐女士、特別行政區委員劉藝良先生、中聯辦教青部長李雪飛等。各席坐着的,都是很有經歷的、曾比肩無數個不為名利、不為個人得失而奉獻青春和熱情、熱心熱烈地為愛國事業團結在一起、走在一起的各界別學聯人。

    佩服學聯的前期工作者,如冼為鏗先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冒着社會上政治勢態的風險,堅持着愛國主義的信仰和理念,創立學聯,並使之不屈不撓地成長,在培養青少年愛國情懷、愛國力量上作出貢獻。

    懷念前期本人參加學聯工作的日子所遇見的馮覺生先生及其夫人吳秀萍女士(其時我讀勞校小五),他們輔導工作、主持會議,總是那麼和顏悅色地對我們侃侃而談,使我們感到了一個大家庭的溫暖。

    參加學聯所舉辦的各項活動,訪問各校生活困難的同學,給他們以現金作學費資助,雖是十元八塊,亦是溫暖情深。期間更組織教會學校同學去大瀝農村訪問,與農民一起下地勞動、人文交流,更見影響。學聯就是這樣,慢慢地、長期地培養了我們對祖國的認識及愛國感情。

    國家的發展、民族之不滅,源於人民對國家的愛國情懷、根基之固。當國家有困難時,奮起者當是愛國的仁人志士、國之脊樑。所以,培養好人民的愛國信仰、愛國意識,是國家恆久致遠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及指導思想。

    捨此,無以延續、有效發展。

    學聯在培養愛國人才和力量方面,與其他愛國社團一樣,數十年深耕細作、貢獻良多。

    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事業必定勝利的保證。

    在此,願祖國在發展國力和加強對世界作出有力影響之時,關心為愛國事業作出貢獻或正在作貢獻的人士,使他們在堅定信仰的支持下,在為祖國奉獻的過程中更意志堅定。

    行文至此,致意所曾為愛國事業作出貢獻的各輩學聯人。祝學聯成績更耀目,為祖國之強大作出更大貢獻。



    張社興



7

鮮花
96

握手
66

雷人
69

路過
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