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箱上長大的孩子 上一次去橫琴,竟已是十八年前的事。 前幾天,女兒問我想如何過母親節,我說去橫琴走走。於是我們約定在前一天的周六在口岸會合。十八年是一個新生兒到長大的時長,今天的橫琴島也已長成少年模樣。 不到二十分鐘,我便從澳門半島這邊的媽閣站,乘坐輕軌途經氹仔直達橫琴口岸。可以說,十八年後,兩地的連接點都換上了一張新時代的臉,記憶中穿梭於澳門與橫琴之間的蓮花大橋上的巴士,一不留神已然成為歷史。 我們在華發商城吃火鍋午餐,在二樓平台,食店的室外座位撐起陽傘,微風輕拂,母女倆度過兩小時的美好時光。意料之內,女兒在餐後要去買她想要的飲品——又一間我不曾聽說過的時興品牌飲料店。我對這類型的潮流飲品一向興趣索然,女兒偏偏甚為喜歡,而我,喜歡陪伴她一起感受這份簡單的快樂。要說這是兩代人味覺的分別也不然,與我同時代成長的相識中,與她一般樂此不疲追逐潮飲的人也不少。 室外火鍋讓記憶漸漸浮出水面,我記起了小時候與母親打邊爐,印象模糊不清,似是一個大冷天。姊弟四人與母親坐在小板凳上,圍着燒得火紅的炭爐,鍋上的蒸氣飄向周圍的臉龐,一如所有往昔在腦海裡,都像一幅經過塗抹散開的水墨畫,縹緲而近在咫尺。 午飯後下起毛毛細雨,我們在商場內不多的店舖逛了逛,便打車到邊境口岸。回程時坐的是巴士,“我是為了陪你才坐巴士的啊!” “是嗎?”女兒以一貫聽起來有點懷疑的口吻,回應我這個母親撒嬌似的話語。我緊挨着她坐,靠在她的肩上。亞馬喇前地不覺近在眼前,這程車怎麼走得這麼快! 次日的母親節,風和日麗,我想念母親。想起她生氣時說:“生嚿叉燒好過生你!”想起她離開的那天。 (三之一) 水 月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