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中歐班列貨物發送量創新高 單日最高開行廿七列 灣區中歐班列貨量破廿五萬噸 【本報記者廣州電】一列滿載着家用電器、辦公用品、日用百貨等貨物的X8120班列近日從廣州國際港緩緩駛出,將經過阿拉山口口岸,發往俄羅斯,標誌着二○二五年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貨物發送量突破廿五萬噸大關,同比增長超百分之二十,創歷史新高。 阿拉山口口岸作為西通道核心節點,貢獻超百分之五十的增量,成為推動“灣區製造”走向亞歐市場的關鍵引擎。這一里程碑標誌着大灣區國際物流網絡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為“一帶一路”倡議注入強勁動能。 自二○一三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大灣區中歐班列開行量連續十二年攀升。二○二四年,大灣區外貿總額突破九萬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九點八,帶動中歐班列需求激增。今年首季度,阿拉山口口岸通過優化基礎設施,準軌接運能力提升百分之十五,寬軌接運能力提高百分之三十,單日通行班列最高達廿七列,推動大灣區班列發送量同比增幅超一倍。 與此同時,廣鐵集團以廣州國際港為核心樞紐,通過開行“圖定中歐班列”實現運輸效能躍升。廣深鐵路物流中心營銷部經理胡廣介紹,此類班列採用固定車次、線路及優先發車機制,結合保稅物流功能疊加,大幅降低企業國際貿易成本,吸引更多“灣區製造”選擇鐵路運輸。 大灣區中歐班列的增量不僅推動“廣東造”出海,也促進中亞及歐洲優質資源回流。阿拉山口口岸回程班列搭載的糧食、棉紗等貨物,助力大灣區加工貿易與消費市場升級。 廣鐵集團深化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合作,今年新增南通道線路,覆蓋格魯吉亞、土耳其等市場,進一步拓展班列“朋友圈”。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