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國產“海衛”系統完成海試



今年五月,“海衛”系統中的“守護者”號無人船(左一)緩緩離開工程作業船進入測試水域。 (中新社)

    深水海管鋪設智能監測裝備



    國產“海衛”系統完成海試



    【中新社天津十五日電】十五日從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獲悉,中國自主研發的深水海管鋪設智能監測裝備“海衛”系統日前在海南文昌海域完成海試,對推動中國深水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化、無人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海底管道被稱為“海上能源生命線”,是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的核心基礎設施。在深水海管鋪設作業中,海底管道初始部位與海床接觸的位置被稱為着泥點,其運動狀態直接影響管道結構完整性和安全性。因此,着泥點監測是整個作業的關鍵環節之一。

    攻克技術難題

    據悉,傳統鋪設作業水深超過二百米時,需依賴多功能支持船釋放遙控水下機器人進行着泥點監測,不僅增加了船舶交叉作業風險,還大幅提高了海管鋪設成本。對此,海油工程組建科研項目組,聯合科研院所及企業開展技術攻關。

    據項目負責人魏佳廣介紹,“海衛”系統作為中國海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由無人船、水下自主遙控機器人、中繼器和光通信設備組成,設計作業水深可達一千五百米。其中,中國首艘深水舖管監控用十八米級無人船“守護者”,作為水面基站,為水下中繼器和光通信提供能源和控制信號。中國首個自主研發一千五百米級深水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領航者”可自主識別並跟蹤高清晰度着泥點,通過水下無線光通信,無縫傳輸至指揮中心。

    據介紹,項目歷時五年時間,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實現關鍵零部件自主研製,並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該系統關鍵核心部件經受多次耐高壓測試,海管着泥點識別正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為中國海洋工程智能化、裝備國產化提供有力借鑒。

    據悉,下一步,海油工程將根據近岸聯調、海試數據及問題項,優化完善監測系統,不斷迭代拓展產品功能,為後續裝備投入工程化示範應用奠定基礎。



78

鮮花
72

握手
66

雷人
45

路過
7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