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橋樑 我們不僅僅是在講述故事,更是在用故事編織孩子們的夢想,用文字搭建他們心靈的橋樑,指引他們走向一個更加寬廣、更加多彩的世界。 【摘自:〈深耕兒童主題,為夢想搭建橋樑〉,禾聯採寫,文藝報,二○二四年二月九日】 兒童文學是連接孩子與世界的橋樑。在這座橋上,孩子們不僅獲得成長的力量,還能在多元文化中體驗共情的溫暖。首先,它提供了認知模型,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通過故事人物的經驗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哈利 · 波特》的情節教會孩子勇敢與堅持。其次,兒童文學成為情感的鏡像,通過故事中的情感,孩子們能夠理解自己與共情他人,如《醜小鴨》反映自我接納,《愛心樹》展示父母之愛。 此外,兒童文學還種下了價值觀的種子。許多抽象的價值觀通過故事簡單而深刻地傳達。例如,我通過《雀仔園的雀仔》的中國人和土生葡人友誼的書寫,促使孩子們思考種族關係與文化融合。在粵港澳大灣區這樣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兒童文學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當嶺南醒獅與葡國舞蹈交融、不同美食形成獨特的文化結晶時,文學的力量幫助我們打破差異所帶來的隔閡。像去年,在《少男少女》雜誌社的指導下,我們舉辦了灣區小學生的創作比賽。在“美味尋蹤”的主題下,孩子們分享各自的美食故事,從而意識到,差異是拼圖的一部分,而非阻礙。 在教育學中,有顯性課程與潛在課程之分。顯性課程如教科書,而兒童文學則是潛在課程,它沒有標準答案,卻在笑與淚中教會孩子們:世界因不同而美好,豐富源自文化的多樣性。作為兒童文學作家,我希望成為孩子們的小夥伴,以灣區為背景,通過文化共情,照亮他們的成長之路。 鏏 而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