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寄生樹”減隱患 本澳有約五千幢樓齡逾三十年的舊式樓宇,以祐漢、下環、三盞燈等舊區最密集,不少更是“三無大廈”。部分樓宇長期缺乏管理和維修,外牆樹木、雜草橫生,形成“寄生樹”,衍生樓宇結構等問題,不容忽視。 過去曾因“寄生樹”致房屋滲漏和外牆剝落,敲響社區安全警號。隨着歲月推移,舊樓受風吹雨打,公共安全的風險與日俱增。尤其是樹身傾斜、根部外露、缺乏承托、腐根未除的“寄生樹”,在風雨季節易被連根拔起,隨時釀成樹倒牆塌。但樓宇的定期保養和維修屬於業權人的義務,政府只能提醒、勸喻,成效有限。 風雨季已至,“寄生樹”衍生的風險情況或將更難預料。政府應以公共安全利益為首要考慮,加強巡查並與大廈管理機構、業權人協商,將“寄生樹”視作危害樓宇建築安全的僭建物處理,及早消除隱患。同時資助業權人分擔自願移除寄生樹工程所產生的運費和保險開支等,提升誘因,有利居民自資清除寄生樹。 悅鳴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