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特區政府的治理智慧叫好 在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考察澳門期間(五月八日至十三日),特區政府以實際行動響應“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的施政要求,針對民眾在特區政府舉辦的施政報告交流座談會上反映的國際駕照申請流程繁瑣問題,迅速優化“一戶通”服務功能,實現“手機拍照即申辦、自助領證全天候”,此舉不僅展現政府高效務實的執行力,更為澳門數字政務樹立創新典範。 此次升級直擊民生痛點。過去申請國際駕照需線下拍攝證件照或提前上傳照片,流程耗時且受制於實體服務點運作時間。如今,居民通過“一戶通”APP即可在申請時直接拍攝符合規格的證件照,經系統初審檢測合格後可直接提交申請,全程無需重複提交證明文件。配合新增的馬交石、氹仔中央公園廿四小時自助領證機,居民可隨時就近取證。此舉與夏寶龍考察期間強調的“提升公共服務精準度”高度契合,亦是對特區“民本治理”理念的具體實踐。 更深層次看,這項改革體現特區政府三大治理智慧: 技術賦能破壁壘:借鑑“澳車北上”政策中“一網通辦”的成功經驗,將生物識別、區塊鏈存證等技術嵌入政務流程,既保障數據安全,又打破部門資訊孤島。 需求導向優體驗:針對澳門居民跨境出行需求(國際駕照適用一百八十餘國),精準對接“拍照難”“跑腿多”等痛點,以最小成本實現最大便民效益。 從“澳車北上”的跨境通辦,到內地與澳門駕照互認,再到此次國際駕照申領升級,特區政府始終以“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效清單”,充分體現了特區政府的施政新作風。這種“民呼我為”的施政速度與溫度,正是“愛國者治澳”優勢的生動註腳。期待特區政府以此為契機,將政務服務改革的“國際駕照模式”複製到更多領域,讓市民真切感受“一國兩制”的民生紅利。 澳門學者同盟 李鳴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