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夏為澳發展注強勁動力 【澳門日報消息】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蒞澳考察調研,對澳門未來發展規劃提出多項重要工作要求。多個團體負責人稱,夏主任一方面傳遞中央對澳門的深切關懷,更為澳門深化“一國兩制”實踐、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崔世平 夏主任連續三年來澳調研,深入為澳門發展精準把脈、悉心指引,令廣大居民感受到國家對澳門這顆“掌上明珠”的關心和重視。提出的“四點希望”,更為澳門在應對新時代新任務提供重要行動指南,堅定了大家對澳門發展的信心。社會各界要切實把橫琴建設當成澳門自己的事,充分利用“一國兩制”優越性,以更大的努力和決心、更開放的態度進行制度機制上的探索創新,確保澳琴更暢順的發展聯動,推動澳琴兩地攜手拓展國際商業網絡,為做好“澳門+橫琴”這篇文章奠定堅實基礎。要深入思考和運用澳門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積極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深化與葡西語國家的企業合作,把好的資源稟賦轉化成有效益的新質生產力,成為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引擎。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 陳虹 夏主任在澳考察調研期間,與工商界人士座談交流時提出“要團結一致愛國護港、愛國護澳”,“把握好‘澳門+橫琴’的定位,為澳門長遠發展闖出一條新路來”等希望,對於我們學習貫徹好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認清形勢、保持定力、堅決鬥爭,在變局中開創港澳發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當今世界風雲變幻,動蕩不安,必須從民族復興的戰略全局以及世界百年變局的戰略高度,多層次、多管道深化澳門愛國主義教育和國安教育,進一步牢牢樹立青少年的擔當意識和奉獻精神,讓愛國愛澳精神薪火相傳。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在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繼續努力,推動“澳門+橫琴”的教育互聯互動,取長補短,共融發展,以優質的教育助力培養澳門“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所需的優秀人才,為國家和澳門服務。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 中總理事長 馬志毅 夏主任的重要講話既是對港澳工商界及企業家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新時代工商界的行動號令。中總作為工商界的領頭羊,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將結合實際,推動工商界以更強烈的使命感與國家戰略緊密融合,並在四方面落實工作:第一,強化堅定鬥爭意識。推動工商界提升鬥爭思想,要有不懼怕霸權的風骨,要敢於碰硬,作鬥爭到底的準備。第二,強化參與澳琴發展。加強中總廣東辦事處服務工商界“引進來、走出去”功能作用,推動大灣區、深合區的建設,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第三,強化橋樑紐帶作用。發揮好中總作為平台中的平台作用,特別是藉着今年中總在澳門舉辦第十八屆世界華商大會的契機,強化內聯外通,提升澳門國際影響力。第四,強化傳播港澳聲音。除了引領工商界說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外,同時透過中總附設商訓學校、青洲中學,多點發力傳播好澳門故事的強音,對外說好“一國兩制”成功故事。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 何嘉倫 夏主任提出的“四點希望”為澳門發展指引了明確的方向。感觸最深的是,要把橫琴建設當成澳門自己的事,把握好“澳門+橫琴”的定位。未來應更加大力推動深合區和澳門在交通、基建、社會福利政策等多維度的規則深度銜接,實現各類要素跨境流動高效便捷。二是“商之大者,為國為民”。澳門的青年企業家作為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生力軍,不僅要繼續將愛國愛澳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更要努力學習更多知識來武裝自己,培養自身及企業在數字經濟、綠色金融、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的前瞻視野。期望未來政府能與澳門各高校合作,開設相關課程或短期培訓項目,提升青年企業家的專業知識水平。協助青年企業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成為開創港澳發展新局面的“新質生產力”,共同為“一國兩制”注入新鮮活力。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 澳門美國商會主席 蔡明威 夏主任提出的“四點希望”,為澳門經濟多元發展和橫琴深合區建設提供重要指引。作為澳門企業家和中外合資企業的經營者,深刻認識到國際形勢的複雜和挑戰,對增強愛國護澳意識和鬥爭精神尤為認同。這不僅是維護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礎,更是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中謀求發展的重要保障。面對國際局勢的變化,必須居安思危,化壓力為動力,推動企業加快技術升級,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高質量產品增強國際競爭力,同時依託澳門品牌的文化優勢,講好“中國故事”和“澳門故事”。建議深化中美、中外商界和民間交流合作,進一步推廣跨語言、跨國籍人士在澳門的交流,鞏固澳門作為中美和國際商界合作的重要交流平台,透過促進國際民間往來和交流,展示中國中央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在發展經濟及吸引外資方面的決心,增強外資信心。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 阮建昆 夏主任再次來澳考察調研,深入了解社會各界,蒐集不同社情民意,對優化各項政策措施,推動澳琴長遠發展皆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澳門不可能獨善其身,必須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作為工商界一員,定必全力發揮政協委員的“雙重積極作用”,努力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工商業界力量團結起來,在原有基礎上,繼續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支持特區政府推進琴澳一體化發展。要搞活搞旺橫琴,必須多措並舉,在深合區注入更多“澳門元素”。希望琴澳繼續加強調研,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加強互聯互動,鼓勵越來越多澳資企業赴琴扎根並發展。積極引進歐美國家以及葡語系國家赴琴發展,全方位吸引投資者了解澳琴,關注澳琴,全力破局。 立法會議員 梁安琪 夏主任考察澳門期間,對特區未來發展規劃提出多項重要指示,包括全力推動經濟發展、加大舊區重建和活化力度、妥善安排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等,對澳門積極貫徹落實習主席視察澳門重要講話精神、經濟適度多元及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呼籲全澳社會積極學習夏主任考察澳門重要講話精神,以實際行動落實中央指示,助力澳門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更好發展。 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 胡景光 將以此次座談會為契機,積極踐行夏主任講話精神,圍繞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不斷做優做精綜合旅遊休閒業,通過舉辦大型體育、文藝盛事,打造 “演藝之都”“體育之城”,加強 “旅遊 +” 跨界融合的多元業態創新,不僅讓遊客領略到 “蓮花寶地” 的獨特魅力,更成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的重要窗口、中葡文化交流的示範基地,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澳門加拿大經貿促進會會長 陳迎金 自促進會成立以來,不忘初心,致力扮演“超級聯繫人”角色。未來將進一步發揮澳門中葡平台優勢,推動中國與加拿大、葡語國家在科技、教育、養老等領域的資源互補,助力澳門吸引國際高端人才,打造多元人才高地。呼籲同仁更系統地整合澳門“小而精”、“中西交融”的特色,向海外不同種族社群宣講澳琴發展成果,邀請國際客商實地考察澳門的創新實踐,以真實案例展現“一國兩制”的生命力。 澳門醫務界聯合總會副會長 黃駿傑 在深化琴澳合作方面,醫總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重點推進中醫藥標準化建設、高端醫療旅遊等特色項目,積極支持青年醫護人員參與跨境執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澳門監造”醫療品牌。同時團結業界力量,共同講好澳門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澳門醫療事業開創嶄新局面,向國際社會展現“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下的澳門醫療成就與獨特魅力。 澳門經濟民生聯盟主席 劉家裕 深合區為澳門提供寶貴的土地資源和發展空間,使澳門能突破地域限制,拓展新興產業佈局。為此,澳門更需要積極推動創新科技、大健康、現代金融、文旅會展等產業發展,通過加強琴澳產業聯動,推動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實現琴澳產業“一體化”發展,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希望澳門青年把握國家戰略機遇,主動融入大灣區發展。同時拓寬視野,勇於走出舒適區,擁抱深合區,走進大灣區,在更廣闊的舞台上實現個人價值。 中華青年進步協會執行會長 許治煒 青進協將發揮青年社團作為橋樑作用,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廣泛團結澳門各界青年,切實將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夏主任“四點要求”落到實處。將充分發揮廣東辦事處的橋樑紐帶作用,深化做實青年在深合區的創新創業工作,激勵青年在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進程中勇挑重擔,以實際行動為澳門長治久安與國家發展大局注入青春動能。 澳門深圳龍華青年會秘書長 洪嘉浩 夏主任此次考察給澳門未來發展指明方向,為澳門青年帶來極大鼓舞。將以此次考察為契機,加強自身優勢,積極引導澳門青年關注橫琴深合區建設,推動澳門經濟加快邁向適度多元發展。鼓勵青年把握發展機遇,用好國家惠澳政策,積極參與區域發展建設,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澳門中醫藥大健康產供銷商會執行會長 吳時德 商會秉持“愛國愛澳”為核心價值,立足“一國兩制”優勢,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支點,致力構建中醫藥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平台,作為連接政府、企業、科研機構與市場的橋樑,匯聚中醫藥大健康生產、供應、銷售及健康服務領域的優質資源,推動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商會正攜手業界領導企業,以澳門特區為窗口,向世界傳遞中醫藥治未病的東方智慧,建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中醫藥大健康創新高地,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集群,跨區域端融通創增效益。 粵港澳大灣區晉商會會長 張潮杰 他在五年前選擇走出澳門,到山西投資發展。這些年不僅在山西省內推動諸多重要合作,還與當地有關部門緊密合作,成功推動多項澳晉項目,為兩地經濟文化交流等貢獻力量。未來會繼續堅持向外“闖”,全面貫徹落實習主席去年底來澳視察時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領悟夏主任向澳門各界提出的“四點希望”,爭取在更廣闊的舞台上發揮更大作用,創造新的成就,講好港澳故事。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