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抗日時期澳門學校體育發展

    抗日時期澳門學校體育發展



    上世紀三十年代,澳門學校體育發展於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經歷了兩個反差極大的轉變。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我國時局動盪,澳門經濟、民生、教育受影響,呈現不景氣,不少體育組織和活動停止運作。學校和學生亦有所減退,由二十年代末,全澳共有一百二十五所學校,學生九千一百四十七人,到一九三二年,剩下學校九十七所,學生減少至七千九百五十三人。社會和學校體育那處於困難時期。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內地不少難民和廣東名校為避戰火,逃難來到澳門辦學。澳門人口突然從數年間的十多萬猛增至一九四○年的四十多萬,學生人數由八千多人增至三萬人。澳門雖未被戰火蹂躪,經濟和民生仍受嚴重影響,但教育與學校體育,卻得到一個重大的發展機遇。

    抗日戰爭時期,澳門學校體育發展有以下特點:學校林立,學生眾多;具有專業資格的體育教員隨校來澳,體育人才薈萃;學校經常舉辦運動會和體育比賽,學校體育發展水平驟然提高;引入和開展體育項目,推動澳門體育發展;學校體育成為愛國及救國教育重要一環。

    抗戰艱苦歲月,澳門雖處於困難時期,學校體育卻得到發展機遇,更成為澳門體育發展歷程中珍貴的遺產。



    梁洪波



96

鮮花
49

握手
41

雷人
72

路過
91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