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做比敢想重要 “執行力”絕非單一技能,而是一組結合組織規劃、時間管理與主動性的綜合能力。這項能力,讓人不僅能按時完成工作,更能提前預見障礙、主動拆解問題,確保任務圓滿收尾,對成果展現全盤負責的態度。 蘇西指出,執行力強的人,不只是把事情做完,而是做得更快、更好、更完整。無論你身處基層還是管理職位,這項能力都能直接影響績效與升遷速度。當企業進行升遷、人事調度等決策時,最終讓老闆拍板的,往往不是簡報技巧、創意思維或人脈廣度,而是“這個人是否值得信賴、辦事是否讓人安心”。 【摘自:〈哈佛職涯專家:CEO們會不惜代價,聘請具有“這種特質”的人〉,商業周刊,二○二五年五月九日】 當人工智能(AI)被熱烈追捧、人人都認定會有若干工種在可見的將來被取代時,有關個人特質的討論彷彿是多此一舉。只因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大家關注的議題都離不開AI,諸如怎樣應用AI來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有創意地應用AI等題目,方可贏得關注。誠然,懂得應用AI當然重要,但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信心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執行力正好與信心相關。一個人的執行力往往體現於他對事情的認真程度:要順利執行,講求的不但是臨場發揮,更是事前的預備工作,事情進行中的資源調配,同時,亦因為有了事前的評估和準備,令其往往能提早完成,甚至有時間將結果加以改善,做到盡善盡美。簡而言之,執行力就是一種“說得少,做得多”,甚至“做得好”的態度和能力,讓人能夠放心將任務交託到其身上。 有道是:“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哪怕要應用AI,不也是需要一個人來輸入指令嗎? 穆 森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