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舊鄰居 母親節那天到酒樓,剛坐下,背後有雙手扶着我的臂膀,並說道:“榮哥你估估我是誰?”那把聲音不大熟悉,但充滿了笑意。我答道:“我的頸椎有點問題,不方便扭頭。”於是他很快便轉到眼前了,原來是老鄰居,只是已經有好幾年沒有碰面了。他拉着我走到另一餐桌前,指着一個男人說是他的二哥,他的二哥轉身站起來,雖然相隔了五十多年,但我幾乎立即認出來了,因為他的臉龐還帶小時候的輪廓。人的記憶很奇妙,電光火石之間可以穿越幾十年。一九六六年母親帶着我和弟弟搬到下環街八十三號居住,二房東有三個孩子,他倆就是最小的兩個,當時只有七、八歲左右,我則較他們年長幾歲,與他們的大哥年齡相若。其實那裡原本是間大屋,拆卸後挨着牆邊建了幾間大小不一的木屋,我家便租了其中一間。這間低矮的木屋沒有窗,夏天十分悶熱,遇到下雨則更麻煩,往往是外面下大雨,屋裡便下小雨,幾乎要將所有的罈罈罐罐都拿來承接雨水。不過,屋子雖然簡陋,但勝在便宜。 這種環境別以為我們會愁眉苦臉,少年人永遠都是較為樂觀的,或者更容易適應環境的,夏天屋裡悶熱,晚上我們便索性在空地上架起帆布床睡,在星星月亮之下胡扯一通入夢鄉。當然,首先要燃起幾串蚊香。空地上經常有成群的老鼠在跑動,設計機括捕捉老鼠也是我們的遊戲節目,最多的一次是捕捉了五隻大老鼠。遇到氣壓低,空地上會有大批的蜻蜓在飛舞,這時候我們就會用彈叉包着細沙粒進行打獵。 那年代的民風較為純樸,街坊鄰里都能守望相助,我在那裡跟隨康哥學做神香,洪哥則介紹我到火油公司當小伙記。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的長輩們恐怕都早已魂歸道山了。 公 榮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