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我出去 宜聰編輯發來一篇高二伍同學的作文囑我點評,文章寫的是現代社會,大家都在網上聊天,而有禮貌的人往往希望自己做結束聊天的那個人。 言下之意是,如果聊天的最後一句是別人說的,就會顯得自己沒有禮貌。 已經習慣網上聊天的“現代人”確實有一種結束聊天焦慮症。很多時候,明明已經聊完了,偏要在對方說了大概是“再見”之後,覺得不回一句不夠禮貌,於是也要說個“晚安”或者“再見”。如對方也不想顯得無禮,回上一句“晚安”或者“謝謝你的幫忙”,弄不好你又得再來一句“沒什麼,小事情”,對方沒準還要說“對你是小事,對我來說是幫了大忙”,然後你…… 有時,似乎純粹是出於禮貌,要這樣一來二去好多下才能結束對話,有點無聊。 以前沒有網絡聊天,大家只能靠寫信、打電話。除非是情人之間,纏綿悱惻不願“收線”,否則說完事情,三下兩下就能掛電話了(愛煲電話粥者除外)。 但如今,大家都已習慣網上聊天,各種聊天APP可以供你聲情並茂發語音、打字、傳視頻照片……哪怕全家都在,我有時也會用微信或者WhatsApp發消息給在房間裡的女兒:“出來吃飯。”“ 幫我拿條毛巾進來。” 家裡的貓咪童童愛開我的臥室門,牠跳起拉門把手開門的技巧早已經爐火純青。臥室有個儲物間,有各種怕牠亂咬亂吃的東西。所以周六日如果我起得晚些,女兒或她爹甚至菲律賓工人,為了防止牠開門,會從外面用我新買的活動搭扣鎖上門,這樣我和童童就都沒辦法開門了。每次我要“出門”,都要在小群裡發一句“放我出去”。這比大聲叫喚還管用,畢竟戴着耳機的家人們,很可能聽不到我在房間裡的“呼喚”。 谷 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