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市場需要精準靈活搞職訓 隨着社會科技進步和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應用,勞動市場正面臨重大挑戰,傳統工種逐漸消失,技能較低的勞動人口面臨就業困難,不僅影響個人生活質量,也窒礙多元產業發展。 本澳過往長期依賴旅遊和博彩業,經濟結構單一,使本地勞動市場的彈性不足,當行業需求減少時,失業率即迅速攀升,疫情期間可見就業市場各種問題浮現。近年,隨着經濟形勢轉變,許多低技能勞動者缺乏轉型能力,無法適應新興行業的技能要求,令結構性失業更加嚴峻。 施政報告提出設立“綜合職業培訓平台”計劃,旨在整合社會培訓資源,針對不同階層、年齡及學歷的勞動人口提供針對性培訓。設立平台,一方面能促進技能提升,使勞動者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亦有助於推動終身學習理念,幫助失業人士重返職場,降低失業率。 培訓不僅是技能提升,也有助推動企業僱員向上流動、留住人才。倘培訓平台能結合企業為僱員提供培訓,也為其他接受培訓者提供實習機會,增強實務經驗,對企業本身的人力資源也是保障和助益,更能穩定本地就業市場。 現今社會的發展對培訓方式亦要求具備靈活性和針對性,可以線上、線下多元推動。隨着網絡技術及個人移動通訊裝置的發展與應用,在線學習方便有效,能夠吸引不同年齡層及不同區域的學習者參與;線下學習可以在不同社區內開設免費或低成本培訓班,讓更多人能夠輕鬆參加,尤其低收入群體,有助提升他們的就業技能。培訓平台甚至可以針對特定技能需求,開設短期集中的技能培訓課程,以提高市場上相應技能對某一勞動力市場的緊急需求。 綜合職業培訓平台應結合市場需求,提供精準化、靈活化的培訓方案,並推動政企協作,更好落實就業配對,也為就業人群提供更好的發展和向上流動機會。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推動培訓平台出實招、見實效,增進社會的認同,逐步緩解結構性失業,推進高質量就業。 夏 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