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嫦六着陸區地形數據集建成



嫦娥六號着陸區厘米尺度地質特徵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嫦六着陸區地形數據集建成



    【香港中通社十三日電】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十三日消息,該台李春來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利用嫦娥六號拍攝的高分辨率影像數據,成功構建嫦娥六號着陸區高精度地形數據集。

    該成果不僅精確定位了嫦娥六號的着陸點,還觀察到月表細微特徵,如土壤顆粒的粗糙程度、隕石坑的具體形狀、月壤厚度、石塊豐度等。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自然 · 通訊》雜誌。除了嫦娥六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其拍攝的着陸區高清圖像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着陸點的地質細節和土壤來源。這些信息就像月壤樣本的“身份證”,對後續月球樣品的實驗室研究至關重要。

    在這項研究中,科研人員利用嫦娥六號降落相機序列圖像、全景相機近景立體圖像等數據,構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陸區地形數據集。研究發現,嫦娥六號着陸點位於直徑約五十一米的隕石坑(C1坑)西南邊緣,這裡屬於月海玄武岩區域。通過對比,科研人員發現該區域地表粗糙程度、隕石坑深淺比例、月壤厚度和石塊數量等地質特徵,都介於嫦娥四號與嫦娥五號着陸區之間,表明該區域經歷的表面暴露時間也大致介於這兩者之間。

    研究發現,嫦娥六號着陸區佈滿隕石撞擊濺射痕跡,遙感影像上能看到多條濺射輻射紋。經計算,這裡的土壤其實是“混合配方”:約三十五厘米厚的本地玄武岩(佔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來自着陸區附近的C1坑,還有五至十六厘米厚的外來物質,可能源自更遠處的隕石坑。這項研究為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的物質來源提供了關鍵的科學依據,為未來的月球樣品實驗室研究和精細解析奠定了基礎。



21

鮮花
15

握手
59

雷人
66

路過
57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