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會藝術指導兼導聆王以東 擊動古今 至今難以忘記,幾乎在二十年前聽澳門中樂團敲擊樂小組演奏《老鼠娶親》、《鴨子拌嘴》時,是如何地忍俊不禁!那個《老鼠娶親》、那個《鴨子拌嘴》啊!逗得你笑嘻嘻、樂滋滋。其使人認知了,敲擊樂也可以描繪小情小景,刻劃小動物小植物。 不過,澳門中樂團五月卅一日(周六)晚七時四十五分,在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的,“擊動古今”敲擊樂專場音樂會,明顯是極具氣魄的大題材,並非小情小景的描繪、小動物小植物的刻劃了。 音樂會遠道請來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管樂與打擊樂教研室的王以東主任,做藝術指導兼導聆人。所謂藝術指導,是對音樂會演奏水平負責,具體為主題的準確表達,技術技巧的準確運用,各聲部的協調與統一等等,得益的當然是演奏家了。所謂導聆,得益的當然是在座聽眾。這使我想起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中期,終於能聽到音樂會了,但相當數量的年輕一輩對演奏曲目陌生不過、甚至一無所知,所以常會安排一位解說人,每到演奏一部曲目前,都先由解說人介紹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內容等等!那是社會長期與音樂會脫節所必須的,即培養聽眾的欣賞能力。久而久之,音樂會已成常態,就不會再設解說人了,而只在場刊上略作說明,澳門國際音樂節就是這樣做的。 澳門中樂團的“擊動古今”,之所以要請專家導聆,大抵是由於所演奏的為人所陌生。翻開其場刊,有些曲目似乎為澳門中樂團過去所曾演奏,如絳州古樂《牛斗虎》、鼓樂合奏《龍騰虎躍》等。但音樂會竟有四部作品為澳門首演,如吹打樂《黃土地的歌》、中國鼓二重奏《曡鼓冰弦之平行》等,其確乎不像《老鼠娶親》、《鴨子拌嘴》那樣,無須旁人指點便可捉摸七八。誠然,《黃土地的歌》,尚有想像空間;但《曡鼓冰弦之平行》,就幾乎可說連曲題都費解,真的要在現場,藉導聆才能充份了解其奧妙了。 費拉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