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包容之心迎各方來客 今年“五 · 一”假期,訪港旅客顯著增長,本是好事,但坊間卻有流言,稱部分旅客“窮遊”對提振經濟作用不大,甚至擾民,矛頭直指內地旅客。一經報道,令人嘩然,結果要出動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解畫,稱香港旅遊發展應面向不同類型的旅客,並強調應以包容之心,為旅客留下好印象,以吸引更多來客,為香港注入活力。 消費模式轉變,在當前的旅遊環境中,許多年輕人因經濟壓力選擇低成本旅行,渴望透過簡約的方式獲得更深入的文化體驗。這種“窮遊”模式,不少港人亦樂於接受。香港作為多元化國際大都市,應對所有旅客敞開大門。“窮遊”旅客未來可能成為高消費客群,留下好印象,對他們再來香港有正面作用。 “窮遊”旅客的直接消費可能較低,但他們通常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旅遊經歷,這無疑是免費宣傳香港。良好的口碑可以吸引更多遊客,促進旅遊零售等行業的發展。從小紅書等平台可見,許多內地年輕人因社交推廣而選擇來港,這對香港旅遊發展極為重要。 香港各業應主動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開發高性價比的旅遊產品和住宿選擇,並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如日本的膠囊旅館和台灣的青年旅社等,為旅遊業帶來新活力。唯有以更加包容的心態迎接各類型旅客,才能加強香港旅遊的競爭力。 易 言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