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中美經貿談判誰退讓更多?

    中美經貿談判誰退讓更多?



    【香港中通社十二日電】經過雙方會談後,中國與美國五月十二日在瑞士日內瓦發佈聯合聲明,標誌着中美貿易爭端得以暫時緩和,但外界更為關注的是這份聲明背後的妥協與退讓,究竟哪一方的退讓更多?

    美方作較大讓步

    聯合聲明顯示,中美雙方在關稅調整上呈現高度對稱的姿態。美國承諾修改四月二日行政令,將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澳門)加徵的百分之二十四關稅暫停九十天,保留百分之十關稅,並取消四月八日與九日兩項行政令的關稅措施。中國則相應修改稅委會公告,將對美國商品的百分之二十四關稅暫停九十天,同樣保留百分之十關稅,並取消公告第五號與第六號的關稅措施。

    表面上看,雙方在關稅減讓幅度與結構上幾乎一致,但細究之下,中方一直要求與美方談判的前提是撤銷關稅,現在雖然未完全撤銷“對等關稅”,但百分之十關稅跟其他國家最低的基本關稅一致,顯示出美方作出了較大的讓步,也是回應中方訴求的一種反映,所以才促進了這次會談“超預期”的成果。

    中方承諾留後手

    聲明中最引人注目的差異在於非關稅措施的處理。中國承諾“暫停或取消”自四月二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這些措施是中國在貿易戰中的重要籌碼,靈活性和主動權較高。聲明中“暫停或取消”的措辭,給予中國在執行層面更大的操作空間,意味着中方可根據後續談判進展靈活調整政策,甚至在必要時恢復部分措施。相比之下,美國直接取消了兩項行政令的關稅措施。

    中國在非關稅措施上的靈活承諾,顯示其在談判中更傾向於以退為進,換取美國在關稅與市場准入上的實質讓步。因此,在非關稅領域,中國的退讓更具策略性,但也保留了更多後手。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因所謂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加徵的百分之二十關稅,並未在此次會談處理,連同“對等關稅”餘下的百分之二十四,預示着這些後手在將來的談判中可發揮積極作用,從而令關稅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

    持續對話有共識

    此次會談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貿易代表格里爾領銜,雙方同意建立常設協商機制,顯示出對持續對話的共識。然而,談判的背景揭示了雙方的不同動機。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重啟高關稅政策,試圖通過極限施壓迫使中國讓步,但高關稅也導致美國國內通脹加劇與供應鏈成本上升,迫使美方尋求談判緩解壓力。中國雖然同樣面臨經濟壓力,但選擇以務實姿態應對,通過談判爭取時間與空間。



26

鮮花
95

握手
46

雷人
48

路過
74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