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封利是》 毫無新意 純粹重拍 ——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封利是》 重拍電影,須另建主題,才有新意;若搬字過紙,有何意義?泰國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封利是》重拍台灣賣座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只是純粹重拍,談不上新主題。 台版在三年前上映,由許光漢、林柏宏等主演,大受歡迎,打入台灣電影史上十大票房。台版一開始是年青幹探無意中拾獲靈物,從此被鬼纏身;泰國版則不同,以另一角度寫青年鬼魂尋找伴侶進行冥婚,往後故事基本相同,尤其是沖涼過程中突然被鬼攬的經典場面,照舊出現。 全片將靈異、同志、警匪、搞笑、親情等元素大雜燴,整體豐富但東拉西扯,而且台版珠玉在前,一切不夠新鮮。無論台版還是泰版,最大問題是從兩主角的人鬼同志情格局,突然轉到警匪追兇,兩人為尋找交通意外兇手,扮鬼扮馬混入泰拳館,再發現犯罪組織,撞板兼符碌,過程不特別好笑,多是賣弄同志形象。舞場大跳勁舞、槍戰時突上身變同志等都是通俗生硬的笑料,看舊港片長大的觀眾,見慣見熟。結尾大破案件後,回到親情格局,因性取向而造成父子裂痕,最後因悔意而修補裂痕,都是薄弱的親情變化。 這次重拍,明顯加入泰國元素,但這泰化效果並不獨特,只是加入泰拳館場景而已。整體乏善可陳,既沒有將原版推上新層次,也搞不出燦爛多彩。特別是同僚變成無間道的設計,依足舊版;從汽車監視器追查兇手的經過,更是倒模重拍;在緊急救人中以鬼上身衝開擠塞交通狀況的畫面,沒有任何改良。 泰國電影業高速發展,已經開拓更大的外國市場,而且從以往最拿手的恐怖類型片轉為多元題材。近年的《無痛斷捨離》、《全職乖孫》等外闖成功,是南亞國家中最成功的電影源產地。這次拿台片重拍,顯然瞄準年輕一代市場,但平庸失望。 lhaio@yahoo.com.hk 小 也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