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看 難得在停車場遇上前部門同事。前部門的工作時間集中上午,現在我則大都午後才上班。只有我早一點到達,而他晚一點收工,我們才有機會碰上。 想不到三個月後,他就退休了。以前忙碌時,不時聽他訴苦,期待退休的日子。都明白壓力主要來源是組長:弄得組內工作忙,壓力大,士氣還低。轉個部門,仍是忙,問題亦不少,幸好主管體諒。盡力而為吧,至少目前如此。同事提到我轉走初期,小組工作更顯混亂,補上空缺後問題仍持續。看來到自己退休後,小組就差不多要完了。抱怨組長一番後,他便滿意道別。 因為熟悉前領導為人,彼此明白箇中感受。不過,當初作為轉部門的動力,一旦離開就變得不再重要了。經歷過,吸收作為自己的經驗、更好的儲備,然後便沒有多大的情緒,沒必要。過去與不少前同事聚餐,提到大家曾共事的“東家”,不免抱怨、批評:公司刻薄、管理層壓榨員工、同事“縮骨”……可以寫一本辦公室現形記,老闆的批評金句亦可作笑話傳世。舊公司是大家的共同話題,你一言我一語,最後都“得啖笑”收場。處身其中,苦不堪言;離去後自省,其實自己道行未夠。心力夠強的話,無需動氣,可以處理得當一些。 曾“預言”自己離開後部門會垮的,不在少數。從未成真,都當是氣話吧。只要在人力壓榨到極致的環境中,每個人的工作量滿點,加上主管安排處理不當,僅一個同事請假、放假,就足以令部門雞飛狗跳、人仰馬翻、怨聲載道,但這並不足以代表那人是不可或缺的。新人能補缺,一開始或未上手,不能要求他們馬上代替離職者。但假以時日,大家還得適應。個人曾經的“功績”,將不留痕。 有機會離開,得向前看。 阿 絲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