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晚清時期中葡青洲勘界爭端(一)



晚清名臣張之洞圖片 (網絡圖片)

一八八九年的澳門與青洲島位置地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一八八七年清政府與葡萄牙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晚清時期中葡青洲勘界爭端(一)



    當澳葡當局提出要“永駐管理澳門”之條件時,張之洞、吳大澂等官員就上書朝廷,展現出“與葡人辯論青洲問題,不能任其佔據”的強硬態度。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吳大澂與張之洞共同設計了“與葡人亟須明議者十條”,指明澳葡殖民勢力有以澳門為中心向外擴散之勢。



    在李鴻章與葡交換《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後,張之洞再向清政府提出讓葡萄牙“永久管理澳門”的“七慮”與條約簽訂後的“五救”策略。其中“五救”政策包括必定要嚴格劃清陸界、水界,即“准葡住澳,免其銀租,水界仍是中國所有”;校對洋文,“以防狡混,而免侵越”;立約“批准權在朝廷”等策略,此行為顯現出張之洞對青洲地域的擔憂。

    以蔡國楨為代表的香山駐防官員,也在向兩廣總督李瀚章的稟文中多次提到要及時遏止葡人覬覦青洲的野心,他認為“澳門以東則淇澳,西則企人石,亦皆荒瘠之地。惟有澳門以北,首及前山,次及金斗灣一帶,無非魚米之鄉,即無非葡人覬覦之地”,“若為葡人佔據,不獨民船受其管轄,即官船亦受拘制”。

    而按《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規定,“青洲以北,系屬中國地方,該處與澳門相接,私盜出沒,故都司派撥兵船,往來巡緝,駐防該處”,再有張之洞等強硬派阻隔,澳葡一時之間對青洲及其附近海域無從下手。

    至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年),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督帥之職移節鄂垣,故“葡人喜出望外,擬改由青洲海面向北築堤一道,輿蓮花萃平行,直達前山之亞婆石,為漸入漸深之計”;同年,除在青洲填海造陸,駐澳葡軍還在青洲附近海域作出了“拖船驅逐,聲稱該處系屬葡界,不准停泊”等試探性侵略行為,澳葡當局企圖以青洲為跳板侵入中國內地之野心昭然若揭。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林嘉欣



54

鮮花
48

握手
49

雷人
62

路過
34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