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發欽 ![]() 邢榮發 ![]() 王國英 文教界:夏盼澳深挖文化內涵 【澳門日報消息】夏寶龍主任昨重點參觀涵蓋愛國教育基地、世遺景點以及《中美望廈條約》簽署地,行程緊湊,鼓勵特區政府進一步發掘文化內涵和愛國教育。多名文化與教育界人士對此表示高度認同,特別期望年輕一輩共同努力,厚植家國情懷,傳承文化基因。 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林發欽表示,夏主任走訪的林則徐紀念館、冼星海紀念館、望廈村及葉挺將軍故居等,皆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愛國精神與歷史記憶。林則徐在澳門的巡視行動,捍衛國家主權,展現堅決抵制外敵、維護國家利益的愛國情懷。冼星海以音樂為武器,激勵無數中華兒女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望廈村見證澳門與內地的歷史淵源,承載着深厚的家國情懷。葉挺將軍故居是革命精神的象徵,彰顯為民族獨立而英勇奮鬥的偉大精神。 增國際巿場競爭力 林發欽認為,夏主任提出參考內地先進城市的成功經驗,有利優化澳門文遺保護工作,讓歷史文化遺產重煥生機。指示澳門國際綜合文旅區建設工作,體現中央對澳門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刻思考,將為澳門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澳門在國際旅遊市場的競爭力,助力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夏主任的行程和指示精神,為澳門文化建設、愛國教育和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導;期望各界凝心聚力,將澳門建設成為一個文化繁榮、經濟多元、愛國愛澳氛圍濃厚的國際大都市。 文化發展諮詢委員邢榮發認為,夏主任非常關心澳門世遺保護,顯見特區政府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階段性成績顯著。誠如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所言,特區政府若從系統性和創新性的角度籌劃相關工作,將為“文化澳門”的成型和發展構成穩固基礎。 夏主任亦甚關心澳門國際綜合文旅區建設工作,邢榮發建議特區政府可考慮在統合和鞏固本澳已具備的文化資源基礎上,將各式文旅項目作出創新性的組合,以構成形象清晰的綜合文旅類項,以利對外宣傳。在場館規劃、建造和管理方面,應以助力促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為大前提,按照現屆特區政府設立的跨範疇、跨部門協調機制作出綜合研究,以達至高效且實際可行的方案。 善用愛國教育基地 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認為,澳門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建議當局效法內地,善用這些愛國教育基地,更積極主動組織中小學生實地參觀,以文物、史料為載體,通過專業導賞員駐場講解,加強認識相關歷史及英雄故事,強化年輕學子的家國情懷。 王國英還希望當局從品德與公民、歷史兩科目入手,並按不同教學階段加入相應內容,使教學過程更具本土特色,激發學生興趣。期望通過科技手段,如AI等技術,把具歷史文化古蹟故事活現於展館內,將這些場所納入到研學路線,讓旅客和青年學生加強親身體驗外,增強文化認同,多汲取中華文化精髓,為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築牢根基。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