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好家園促強化社區護理資源



黃潔貞

    制度革新   人才培養   專業發展



    好家園促強化社區護理資源



    【澳門日報消息】在五月十二日“國際護士節”之際,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黃潔貞向全體護理人員致以節日的祝福和問候。今年主題是“護士是我們的未來。關愛護士,促進經濟發展”。她表示,隨着本澳社會老齡化趨勢持續,以及政府正大力推動醫療資源下沉社區與推動大健康產業等背景下,護理人員所發揮的作用尤為關鍵,期望政府從制度革新、人才培養及專業發展等多方面着手,強化社區護理資源及人員配置,構建能適應老齡化社會的可持續醫療體系。

    院舍面臨“留人難”

    黃潔貞表示,澳門當前每千人口護士比例已達四點四,正如社文司辦日前在施政答問時指出,為應對未來超老齡化社會,該比例仍需提升至五點五至六,且隨着東區-2將建設衛生站、長者日間護理中心等社區醫療設施,以及政府將立法增設日間醫院,社會對護理人員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她指當前本澳兩所高校每年培養約兩百名護理畢業生,能為護理人才作儲備與強化專業力量,建議可研究進一步優化註冊、考試、簡化行政手續及研議豁免實習等流程,確保護理人才與市場職缺高效銜接。

    黃潔貞提到,在推動醫療資源下沉社區的同時,有需要研究優化社區醫護的人資制度與薪酬結構。特別是當前公營與非牟利醫療機構醫療人員的制度及薪酬待遇存在差距,加上社區醫療與醫院臨床工作在職業前景上的差異等原因,部分院舍及康復等機構面臨“留人難”的困境。她認為可通過優化當前社服團體的資助制度與拓展行業前景,提升社區醫護待遇與專業認同,以增強社區護理崗位的吸引力。具體上可擴大對社區機構的財政支持,增加對社區安老、復康院舍、慢性病管理及家居外展照護等社區醫療人員資助及服務名額,讓更多護理人員參與社區基層照護,同時縮窄社區中公營及非牟利機構人員的薪酬福利差距,讓他們能安心在社區醫療服務與發展。

    引導學生職涯規劃

    因應大健康產業發展,未來高端醫療、國際醫療及康養服務等,都與優質的護理服務緊密關聯。她亦建議政府評估產業對護理人員的需求,引導學生做好職涯規劃,以及加強適應產業發展所需的護理專業及專科培訓,讓護理行業參與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亦能整體提升未來護理職業前景。透過資助制訂優化、人才培養及專業發展多措並行,確保社區醫療體系穩定運作,為護理人員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構建能促進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醫療與大健康體系。



35

鮮花
24

握手
45

雷人
3

路過
8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