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合區舉辦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暨自然教育論壇 ![]() 橫琴潟湖今年一月中旬出現四十五隻黑臉琵鷺和五隻白琵鷺同時棲息 自然教育論壇探生物多樣性保護 深合區黑臉琵鷺逾五十隻 【澳門日報消息】深合區城規建局攜手北師香港浸會大學舉辦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暨自然教育論壇,共同探討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自然教育創新實踐。 在每年五月二十二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深合區城規建局聯合多所高校前日在天沐酒店舉辦此次論壇,吸引超過三百五十人註冊參與,包括來自中山大學、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十一所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的師生齊聚一堂,分享生物多樣性科普、最新相關研究成果和自然教育經驗。 黑白琵鷺同創新高 論壇上,二十八名大灣區高校研究生及本科生先後發表調研報告,內容涵蓋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棲息地恢復、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技術、濕地生物多樣性與底棲生態、城市與濕地的污染和入侵物種、環境壓力因素與生態經濟學、自然教育等眾多主題,內容精彩紛呈。 深合區城規建局副局長史忠峰致辭時強調,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根基。深合區成立三年多來,通過生態修復及生境營造,全區野生鳥類記錄新增超過六十種,其中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數量上重新突破五十隻的壯觀景象。此外,依托濕地公園建設以及一系列品牌活動,琴澳居民等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也在不斷提高。 今年一月十五日,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員陳什旺在橫琴潟湖開展鳥類日常監測時,發現有四十五隻黑臉琵鷺和五隻白琵鷺同時在該處棲息,該項發現意味着橫琴的黑臉琵鷺和白琵鷺數量同時創下新高。 史忠峰呼籲各界共同攜手,以此次論壇為起點,構建知識共享平台,激活青年創新力量,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深入人心,讓生態文明的薪火代代相傳。 提高保護生物認識 論壇現場還展出二十七幅由澳門中小學生及公開組精心創作的生物多樣性主題海報,展現琴澳不同年齡、不同階段學生們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物多樣性的深刻理解。 論壇最後還舉行閉門圓桌會議,十三位政府代表、業內專家及生態保育人士,一起探討橫琴自然教育戰略以及自然教育範疇相關內容。 深合區城規建局稱,論壇不僅為公眾帶來精彩專業的學術分享交流,還開展關於橫琴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宣傳,提高公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認識和參與,為琴澳兩地以及大灣區有關學者和研究人員創建了交流平台。 |
請發表評論